都说是无巧不成书,那日,我随意翻开案头的《朗读者3》,随意翻到的那一页面便是惠特曼的《大路之歌》。我读了几句,随即就有了书中所评论的“你会有一种被电击的感觉”。
惠特曼的这首诗很长很长,长到占了14页纸,共有15个章节,我一口气读完了,又反复看其中的某一章某一句。
坦率地说,有一些章节有一些句子,我还是不明白的,或者说我也不想马上就弄明白。
因为我现在知道,对一切作品的理解,是某一刻的醍醐灌顶,是某一刻的水到渠成。我现在不明白,是我的有关经历还没达到,所以不必着急。
现在就从诗里采撷几句“电击”我的句子,结合目前我的“写作之路”,说说它们给予我的感受。
“我轻松愉快地走上大路,我健康,我自由,整个世界展开在我的面前,漫长的黄土道路可引到我想去的地方。从此我不再希求幸福,我自己便是幸福”。我正做着自己最喜欢的事,我走在写作的大路上,物我两忘、心无旁骛……这种感受无以言表,所有专注于自己心中最爱的朋友们,自然懂得!
“这里是一个兼收并蓄的深刻榜样,没有偏爱,没有拒绝”“这里一切都会接受,一切对我都是可爱的。”自从在自媒体平台上写作以来,我越来越觉得自己踏入了一个百花园,知识的花、善良的花、友爱的花,摇曳多姿,虽然偶尔也会遇到从某个角落突然窜出来的山猫(不知道用什么词形容这一类),对方并不看你的文章,却反复问你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但这不是生活的一部分吗?好的、不好的,都是一种丰富,都是一种滋养,我通通将它们化为肥料,来养育我的写作之花。
“从一切接触过你们的人或物身上,我相信你们都吸收了一些什么作为你们自己的一部分,而现在又要暗中传播给我。”我们走过的路,看过的人,倚过的树,赏过的花,“都吸收了一些什么”的这一切,也化为文字属于了我。
“你表达我的心意,比我自己表达得彻底”,我很感谢一些网友,他们耐心看了我的拙文并真诚地给了评论,比我自己表达得更恰当,他们在我心里,是我永远的老师。
“这里是现实,这里一个人被检验着,他看出自己究竟有些什么本领和修养。”在自媒体平台上,我们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创作者,我们的本领和修养也在这里一览无余。
“为什么我从那些树下走过的时候,总会给我以开阔而和谐的思想?(我想它们不分冬夏挂在那些树上,当我走过,总有果实落了下来;)”写作之路,唯有专注和坚持,总有一天,树上的果实在不知不觉间落在我们身上。
“在我们一生中,我们能忠实相依而不分离么?”对于诗中最后一句,我的回答是:
写作,我愿执子之手,与子偕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