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本号】更多关于企业管理、员工激励、薪酬制度、绩效激励等内容免费与你分享!私信“绩效”送您关于员工管理、绩效薪酬的干货视频。
作者:刁老师 有趣、有料、有态度的绩效管理者
个人号:(CQZHHC1980)
HR财务思维:HR与成本的关系
当今企业的HR,大多是以流程为导向的通才,他们熟知职工福利、薪酬和劳工关系,专注于参与、授权和管理文化等内部事物;但却没能将人力资源与真正的商业需求结合起来,因而不了解关键决策的制定方法,更难以分析出如何借助人力资源全面管控实现企业的目标。
2.1 与HR相关的会计科目:如何应对职工薪酬
职工薪酬是财务报表中与HR关系最密切的会计科目,HR每个月都必须与之打交道。因此,每位HR都应当明确职工薪酬的具体内容。
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或解除劳动关系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或补偿,具体包括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企业提供给职工配偶、子女、受赡养人、已故员工遗属及其他受益人等的福利,也属于职工薪酬。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职工薪酬的具体内容如图
编辑
职工薪酬的具体内容
其中,除了职工工资之外,HR最需要考虑、重视的就是职工福利费、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工会经费及职工教育经费。
2.1.1 职工福利费
职工福利是指企业为职工举办的集体福利以及建立的某些补助和补贴。其目的在于保证职工的身体健康,便利职工生产和生活,解决职工生活的特殊困难。职工福利不同于工资和奖金。职工享受集体福利待遇的高低,并不取决于职工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而是根据他们的实际需要与生活困难程度,以及社会劳动生产率和企业的经营成果。
与之相对应的,职工福利相关支出在会计科目中被列入职工福利费,如职工困难补助、丧葬补助费、独生子女费、防暑降温费、非货币性福利等均属于职工福利费的范畴。HR应该做到心中有数。
1.职工福利费的开支范围
编辑
职工福利费是指企业在工资、社会保险之外,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所采取的补贴措施和建立的各种服务设施,对职工提供直接的和间接的物质帮助。
职工福利费的开支范围具体包括5方面的内容。
①职工医药费。
②职工的生活困难补助,主要包括生活困难职工的定期补助和临时性补助,以及因工或非因工负伤、残疾需要的生活补助。
③职工及其供养直系亲属的死亡待遇。
④集体福利的补贴,包括职工浴室、哺乳室、托儿所等集体福利设施支出(其会计核算应减去设施的收入),以及未设集体福利设施的集体福利补贴,如托儿费、洗理费等。
⑤其他福利待遇,主要是指通勤交通补贴、通信补贴、生育补助等方面的福利费开支。
在管理职工福利时,HR也要注意以下6个不属于职工福利费的开支。
①退休职工的费用。
②被辞退职工的补偿金。
③职工劳动保护费。
④职工在病假、生育假、探亲假期间领取的补助。
⑤职工的学习费。
⑥职工的伙食补助费,包括职工午餐补助和出差伙食补助等。
2.职工福利费的会计处理要点
关于职工福利费的会计处理要点,HR同样需要有所了解,以免后续账务处理出现问题。
例如,浙江某企业按照会计准则将年终职工聚餐的费用列入“职工福利费”,但在税务机关审查中,却被税务机关要求调整列入“业务招待费”。
企业对此感到不解,而税务机关的解释是:记账凭证所附的是1张酒店开具的餐饮业专用发票,不足以证明这笔费用是职工年终聚餐的支出。因此,企业要按税务机关的要求进行账户调整,将这部分应
列入职工福利费的支出转移至业务招待费。
为了避免此类纠纷和不必要的麻烦,该企业HR在之后年终聚餐时,都会准备1本“职工年终聚餐签到簿”,与发票一起作为会计相关凭据,税务机关对此再也没有异议。
在实际操作中,为了避免发生类似的事件,HR在进行职工福利支出时,就要做出妥善的考虑。
编辑
(1)明确职工福利费的开支范围
职工福利费作为企业费用支出,必然会影响到国家税收及股东利益分配,因此,HR需要充分考虑企业经营的实际需求,明确职工福利费的开支范围。
尤其要注意的是,根据《企业财务通则》(2006)第四十六条的规定,企业不得承担属于个人的下列支出:娱乐、健身、旅游、招待、购物、馈赠等支出;购买商业保险、证券、股权、收藏品等支出;个人行为导致的罚款、赔偿等支出;购买住房、支付物业管理费等支出;应由个人承担的其他支出。
(2)合规发放非货币性福利
非货币性福利,是企业发放职工福利的常见形式,如购买或租赁住房给职工无偿使用等。
此类职工福利可以展现企业的人文关怀,具有特殊的激励效用。但在使用过程中,HR也要注意,根据《企业会计准则》(2006)和修订后的《企业财务通则》(2006)的有关规定,非货币性福利应当列为应付职工薪酬,也就是说,非货币性福利需要与职工的现金工资合并缴纳个人所得税。
(3)关于辞退福利的会计处理
在企业运营中,企业如要在合同到期前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或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员,通常会给予职工一定的补偿,即辞退福利。此类职工福利,只有在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才能计入当期费用,HR必须对此有所了解。
①企业已制订正式的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提出自愿裁减建议,并即将实施。该计划或建议应包括职工所在部门、职位,以及补偿金额、辞退时间等各项内容。
②企业不能单方面撤回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裁减协议。
3.制定职工福利费管理规定
为了更好地管理职工福利费,HR应当结合相关法规及企业实际,制定职工福利费的管理规定。
(1)管理要点
在每年的职工福利费预算中,企业应对职工福利费总额实行统一限额控制,确定预算标准,强化预算控制。对预算标准的确定,应考虑企业经营状况和承受能力,并结合实际需求和历史水平进行。
针对国家有明确规定的职工福利费支出项目,企业应按国家规定的标准优先安排。
具体而言,在设定预算标准时,其计划内容应包括职工福利事项类别、受益人员和数量、计划标准和额度、支出形式、时间安排等内容。
(2)注意事项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为了确保合规、便利,企业在制定职工福利费管理规定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内容。
①职工福利一般应以货币形式为主,并按月、按标准直接发放,并纳入职工工资总额管理;对尚未实行货币化改革的职工福利项目,则应作为职工福利费管理。
②对以本企业产品和服务作为职工福利的,应当严格控制,并按商业化原则实行公平交易,不得直接供职工或其亲属免费或低价使用。
(3)使用程序
职工福利费的管理还需包含职工福利费的使用程序,确定职工福利费项目的合规设置,并确保职工可以便利地享受职工福利。
一般而言,职工福利费的管理应由HR牵头,由综合管理部门和工会负责提出年度职工福利费用计划安排建议,HR对其进行审核和整理,并上报决策层,根据决策层的决定,编制职工福利项目预算,并办理相关事项。
作者:刁老师(CQZHHC1980)
如果您在企业管理方面存在有什么疑问,欢迎你添加我的个人号为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