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胸怀大志 荣辱不惊
李天宇正在三车间忙军工任务接到刘政电话,要他回办公楼参加会议。当李天宇赶到小会议室时,人员已基本上到齐了。李天宇刚落座,谭威环视了一下朝刘政道:“刘主任,你来说说吧。”谭威的话音刚落一阵风将刘政面前的文件吹落了一地。刘政抱歉地看看谭威忙捡拾吹落地上的文件。李天宇起身将没关好的窗户一一关好。
刘政咳嗉了两声,呡了一口茶,道:“好,我先说说。各车间报上来的厂级先进工作者建议名单时间比较久了。谭书记考虑不能再拖了。今天我们大家抓紧时间审批通过一下。
咱一个一个来,第一个,任翰林。我读一下他的简介。
任翰林同志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离开繁华大城市,来到楚西山区,投身祖国的三建建设。他到我厂后,参加了厂组织的每一个会战,在各次会战中他都自觉地用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怕苦,不怕累,勇挑重担,努力工作,取得了一系列优异成绩。
任翰林同志在厂设备安装会战中身受重伤,但他坚持带伤工作,起到了很好模范作用,被厂授于设备安装先锋模范。他经常加班加点,不计报酬抢任务。他……”
刘政念着,谭威听着。谭威一改这段时间来愁苦的形象,破天慌地穿了一件灰色并带有暗条的T恤,显得人年青了许多。他稳稳地坐在那里看得出来他的心情较前好了许多。车间军工任务干得热火朝天,那短暂的停产就像一片云很快就无声无息地飘走了,这使他的自信心大增。会前他和黎明厂长碰了个头,就评先问题交换了一下意见,俩人勾通的很顺利。谭威要将评先当作一次立威的好机会。“停,先等一等再念。我有一个意见,凡是参加写大字报的人,一律不能被批准为厂级先进工作者。”谭威一脸严肃,坚决地说道。谭威此语一出,会场立刻沉静下来,只有头顶上吊扇的嗡嗡声。虽时已初秋但天气仍闷热,工会主席郭文彬用笔记本扇了几下风,透显他心中烦恼。
李天宇没想到谭威会说出这样的意见,思想上准备不足。他整天和青年职工们摸爬滚打在一起,青年人的诉求他心里最清楚。因谭威将自己女儿调回滨海市在青年职工心中引起的怨气并没有消除。这些年青人在生产一线热火朝天地赶着军工任务同时也在看着谭威的举动。李天宇考虑一下,道:“我不同意谭书记这个意见。任翰林非常优秀,他是一名积极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他平时注意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尤其是在设备安装会战中他身负重伤,但他带伤坚持工作,为三车间设备安装任务的完成,起到了极大的鼓舞作用……。在这次大字报风波中,他一天也没休息始终坚持生产。这是他在顶住了很多冷嘲热讽后做到的,是很不容易的。他还主动做了大量稳定青年情绪的有益工作。我们这次评先就是为了鼓励坚持在生产一线努力工作的人,而不能挫伤他们的积极性。”
李天宇的发言在刘政的预料之中。大字报风波后刘政见到风波迅速平息了,他认为谭威的权威在006厂是无人能撼动的。他仍秉持着唯谭威马首是瞻的一贯作风,道:“李天宇,任翰林跟你住在一起吧。”刘政不冷不热的问道。
“是住在一起,和这会议讨论有什么关系吗?”李天宇对刘政这样冷箭般的问话有反感,便反问。
“大字报严重扰乱了厂的生产秩序。我同意书记的意见,写大字报的人,一律不能批准为先进工作者。”刘政是有备而来,他早就想好了要帮谭威渡过难关。而眼下正是在谭威面前表现自己的绝佳时机。刘政毫不犹豫斩钉截铁地说道。
李天宇听了刘政的言语心里着急,青年人的情绪刚稳定下来啊,这不是倒行逆施有意打击努力工作的人吗?怎么能这样呢?李天宇道:“任翰林是急生产之所急,他看到因谭书记女儿调动问题让大好的生产形势付之东流,几次急的流出了泪。他写了一句话的大字报是心疼停产啊。比起我们有些同志,至今不肯承认错误,不肯改正错误,不肯到群中去做工作,要强了不知多少倍。”李天宇在心中已经憋了许久的话,终于有机会在党内的会议上说出,但他太年青了,太直抒胸臆,太刺耳了。
“李天宇呀,看来你这个团委书记也是大字报的坚定支持者呀。”李天宇话音刚落,谭威带着一种不满甚至还有些嘲讽的口气说道。
“我就生活在这些青年人当中,我最了解他们的感受,他们和我一样面对厂里笈笈可危的生产形势着急呀。我再一次,向您提出请求,请您把您的女儿调回来,用一名老党员的实际行动,来维护三线建设的健康发展。”李天宇心中有话,憋不住,他也没考虑谭威能不能解受,他只考虑谭威和他一样是共产党员,在党的会议上怎么想就心怀坦荡地怎么说。
“李天宇,你跑题了。”刘政提醒道。他说着还用手敲了敲杯子。
“上次开会时说着半截就散会了,不给机会说话。我有话不在党的会议上说,你让我到哪里去说。现在职工出于对祖国的热爱,对国防建设的责任,在努力地工作但不代表他们就没想法了。完成这批军工任务后想要离厂的青年人很多,如再不及时做工作,很可能会出现离厂潮,严重影响生产,给社会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为了安定人心,巩固好生产秩序。我们应当对人员离厂问题,有个明确的表态。”李天宇没有被刘政的指责所吓住,也没想会给自己带来什么严重的后果,他心底无私,他认为只要是为了工作,对工作有利就要坚持。
谭威在一旁听着李天宇的发言,肺都快气炸了,他后悔当初把李天宇调到团委,后悔又把他吸收进党委会。谭威正在运气,黎明发言了,黎明大概是看不惯李天宇年纪轻轻的这样说话,缓缓道:“李天宇,现在不是你主持会议,会议讨论什么不是由你来决定,请你安静一下,大家接着讨论批准先进工作者问题。”
王寰宇一直在听着,他心朝起伏,他和厂里年青人接触的比较多。从到厂第二天的江畔抢运,到高位水池会战,到修路会战,到设备安装,到……等等王寰宇都亲身参加了。他理解李天宇的感受和发言。他目睹了青年人不怕苦,不怕难,甚至不怕流血牺牲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他们在整个建厂的过程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之中有的人负伤了,有的人长眠在这片土地上。任翰林无疑是青年人中一个杰出代表。他这几年以厂为家,不分白天黑夜加了无数的班,带重伤坚持工作,他从没有要过报酬。这是什么精神,这就是真正的主人翁精神。王寰宇道:“我和任翰林比起来真有些汗颜啊。他不能被批准为先进工作者还有谁可以成为先进工作者。我为我们厂有他这样一批年青人而感到骄傲。”王寰宇的话不多但字字千钧落地有声。
李天宇听见王寰宇的发言,眼睛瞬间就潮湿了,他强忍着没让泪珠滚下来。
谭威听了王寰宇的发言可以说是五味杂陈。谭威曾经历过了太多次的运动,太多次的风浪,各种人物命运的兴衰给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他的信念也是坚定的。他要树立自己的绝对权威,不允许别人的挑战。此时厂里虽有了风浪但他坚信他自己能撑过去。自己给子女办点事能算什么问题,职工有反映,顶一顶就过去了。厂里中层以上的干部基本上都是自己一手提拔的,他们的荣辱就在自己的一念间。厂里不听话的是少数。谭威想到这,横下心来一博,道:“我坚持我的意见,写大字报的人就是不能评为厂先进工作者。”
此时工会主席郭文彬再也忍不住了,谭威的话音刚落,郭文彬豁的站了起来,道:“谭威同志,你犯了错误还不准别人提意见吗?你是一名老党员了,直到今天我没听到你一句承认错误的话。你不改正错误,你是过不了这一关的。就是群众不追究,我们党内也必须追究。我支持王寰宇的意见。我们要对同志负责,决不能以个人恩怨为标准。”
……
先进工作者大红榜迟迟没有公布。厂里对大字报又始终没有回应。一些职工对个别领导的期盼被彻底地浇灭了。
李天宇关心任翰林的情绪,担心他在思想上出现大的波动。他见任翰林吃完晚饭一反常态的早早就到床上躺着,便拽起他提议出去走走。
晚间的山风已不像白天那么热烈,微风里夹带着些许草木的清香。李天宇和任翰林漫步走上山岗,远山连绵不断,远接天边,像浩瀚的大海使人胸襟宽广。而条条山路,尽管曲曲折折却义无返顾地伸向远方。
“翰林,你父亲是党员。”李天宇语音轻轻地问。
“嗯,我还有两个姐姐也是党员。有人崇拜歌星什么的,可我从小就把父亲当偶像。我从小就是看着我父亲的奖状长大的。”
“我去你家时,看到有一张好像是你父亲抗洪抢险时得的奖状。”
“是的,我想起我父亲就自豪。我是家里的独子,可父亲支持我来三线,鼓励我好好干。”任翰林说起他的父亲眼里含起了泪花,那是思念也是鼓舞。
“是的,我们绝不辜负老一辈的期望。你看这山路,曲曲折折的又何止九曲十八弯,这每条路上都有不怕曲折,不畏艰险的颂歌。”李天宇说。
“我懂,我是我父亲的儿子,我也是祖国的儿子,我建设国家,我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信念不会动摇。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也会按照我选定的路,走下去。”
“好,咱们为了共同的目标,永远走在一起。”他们站在山岗上,沐浴着斜阳的余辉,双眼深沉地望着远方。他们很平凡,他们还很年青,但他们已能做到为了他们的理想而荣辱不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