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外出逛街,路过龙岗书城突然就想去借书,于是办了张“励读证”,原要求不能借外文文献,没想到能借幼儿外文绘本。对于我这个穷人来说可是莫大的慰藉。接下来可要好好研究,然后下星期好好实践。先来分享下第一本借阅的绘本《Joseph Had a Little Overcoat》:
Joseph had a little overcoat.It was old and worn.
So he made a jacket out of it.
and went to the fair.
Joseph had a little jacket.It got old and worn.
So he made a vest out of it.
and danced at his nephew's wedding.
Joseph had a little vest.It got old and worn.
So he made a scarf out of it.
and sang in the men's chorus.
Joseph had a little scarf.It got old and worn.
So he made a necktie out of it.
and went to visit his married sister in the city.
Joseph had a little necktie.It got old and worn.
So he made a handkerchief out of it.
and drank a glass of hot tea with lemon.
Joseph had a little handkerchief.It got old and worn.
So he made a button out of it.
and use it to fasten his suspenders.
Joseph had a little button.One day he lost it.
Now he had nothing.
So Joseph made a book about it.which shows......
You can always make something out of nothing.
本书荣誉:
美国凯迪克金牌奖作品
美国凯迪克大奖绘本购买链接:(小学、幼儿园推荐绘本,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塑造孩子们正确的价值观、丰富孩子们的精神世界!让我们一起关爱孩子们的成长!我们一起用心呵护孩子们!我相信我们能做到!)
内容简介:
旧外套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变成精彩可爱的小东西。这本书作者席姆斯塔贝克Simms Taback 以他祖父的经历和一首犹太儿歌作为蓝本进行创作的,所以阅读起来简单流畅,朗朗上口 取材于当这件旧夹克缝缝补补多次时,他又把它改成了背心。背心不能再穿后,他又把它做成了一条领带。直到这件外套再也没有可改的余地。但是聪明的约瑟夫总是有办法!本书的特色在于随着衣服上的补洞越来越多,书页上也出现越来越多的“洞”。 只要你翻动一页,就自然地意识到约瑟夫的外套又破了一个洞。而透过这些洞与绘者充满想象力、有趣的细节,交织成这本令人惊奇的绘本。
作者简介:
西姆斯塔贝克是一位相当知名的插画家,擅长以镂空挖洞的手法创作,而且喜欢运用多元化的素材,使画面变得热闹非凡。他在纽约市布萨斯区长大,曾为《纽约时报》担任设计,也曾自组设计工作室,作品繁多且曾经荣获上百个美术方面的奖项。
媒体评论:
方卫平 浙江师范大学教授,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
西姆斯塔贝克的图画书《约瑟夫有件旧外套》是根据一首意第绪(犹太语的一种)民谣改编演绎而成的。
民谣中常常保存着民间文化最日常的、可能也是最重要的智慧和信念。而它的保存方式常常是这样的——简单的故事,素朴的情感,单纯而又坚定的信念,质朴而富有韵律感的语言等等。于是,我们在欣赏《约瑟夫有件旧外套》时,也会时时感受到它的图文呈现过程中传递出来的民间叙事特质和文化意蕴。
它是智慧的。约瑟夫有件旧外套,已经很破了,于是,约瑟夫把外套改成了夹克,而故事也就由此变得一发而不可收拾。破旧的用品,在约瑟夫的生活灵感和智慧的引领下,总是能够“绝处逢生”,花样翻新。外套变成了夹克,夹克改成了背心,背心变成围巾,围巾裁成领带,领带做成手帕,手帕又变成一个扣子。最后,有一天,扣子不见了,于是,约瑟夫把这个故事变成了一本书。在这一源源不断的情节变化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一种民间智慧的原型,它充满了异想天开的创造力,同时又朴实无华,仿佛天然地潜藏于我们每个人的心性之中。
它是乐观的。最平常的生活中,我们也会时时遭遇各种悲苦或无奈,一件破旧的外套,可能就是这些遭遇当中最普通而常见的一种。然而,我们从约瑟夫的“剪裁”和应对之中,分明感受到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感受到了在许多民间叙事作品中都能够触碰到的快乐天性。他穿着新夹克去市场,穿着新背心在侄子的婚礼上跳舞,披着新围巾在男声合唱团里唱歌,打着新领带,去城里拜访妹妹一家人……整个故事也就平添了一份轻松和幽默,甚至是一缕隐隐约约的狂欢气息。
它是充满哲理的。正像这本书的结尾告诉我们的,你可以把“没有”变成“有”,不断创造出新的东西。的确,我们也可以像约瑟夫那样,把“无用”变为“有用”,在“绝境”中找到“出路”。因此,这篇从一首民谣生发而来的故事,其实也是一则寓言,在看似简单浅显的叙事形态中,隐藏着人类最基本的生活信念和生存哲学。事实上,由单纯中传递丰富,在浅显里蕴含深刻,这也正是图画书乃至整个儿童文学最重要的艺术特质。
也许,那首关于旧外套的意第绪民谣,在西方已经成为一个人们熟知的故事原型和灵感来源,由此演绎变化而来的作品,还有不少。仅在图画书领域,菲比吉尔曼的《爷爷一定有办法》,就是我们熟知的一个同类故事。不过,西姆斯塔贝克的《约瑟夫有件旧外套》与吉尔曼的作品在文学构思和图画书的呈现方式上,也有着诸多的不同和微妙的差异。因此,它们都有着情趣各异、不可替代的阅读价值。而这些不同的情趣和价值,都等待着我们去一一发现和品味。
宋珮 台湾中原大学人文学院讲师
《约瑟夫有件旧外套》是本利用多种媒材(透明水彩、不透明水彩、铅笔、墨水、拼贴),配合打洞的手法制作的图画书,内容源自犹太人流传已久的歌谣。根据这首歌谣创作的图画书不只一本,《爷爷一定有办法》就是另一个有趣的版本。其实,西姆斯塔贝克曾在1977年就画过一本《约瑟夫有件旧外套》,而这本1999年出版的是他的翻新之作。
歌谣里的歌词本就具有反复吟咏的特性,自成韵律,而西姆斯塔贝克的图画也配合文字的反复,形成视觉上的节奏。观察整本书的版面安排,可以发现每当说到约瑟夫的外套、夹克、背心……又破又旧的时候,画里的他都是独自一人,而当他把外套改成夹克,夹克改成背心等神奇变化后,则是他去市集、参加婚礼、在合唱团唱歌的画面,他和很多人欢聚在一起,画面显得热闹、活泼。从这样的反复对比中,读者可以看得出来,约瑟夫的生活虽然贫困,却充满乐趣,因为他懂得独处,也会和亲人、朋友保持亲密的关系。
塔贝克除了用丰富的色彩与拼贴交织出多彩多姿的画面外,还在画面里放入了众多的细节。例如,他用信封上的收信地址告诉读者约瑟夫住在波兰,他又在墙壁和书上拼贴了许多人物照片,其中多是颇有成就的犹太文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教师和艺人,如著名的心理分析学家弗洛伊德。此外,画框里、信纸上更出现了和故事相关的犹太谚语,如“外套旧的时候,只有上面的破洞是新的” (When the coat is old, only the holes are new),“就算补钉不好看,也比漂亮的破洞来得好” (Better to have an ugly patch than a beautiful hole),“没有窗户的房子不能算房子,没有钮扣的外套不能算外套”(A house with no window is no house, and a garment without button is no coat),“一个人自己有的,偏不想要,想要的,却无法拥有”(What one has, one doesn’t want, and what one wants, one doesn t have)。散落在地上的报纸还刊登了几段令人莞尔的新闻:“屋顶上的提琴手跌下屋顶”,“犹太教师知道为什么海水是咸的,因为海里住了腌鲱鱼”。这些细节既展现出犹太人悠久的文化传承,又让读者窥见犹太人独特的生活智慧与幽默感。
由于文字内容从一件旧外套开始,最后以“无中生有”(something from nothing) 的一本书结束,这种把旧物翻新的精神也反映在塔贝克制作图画书的手法上,他利用现成的钮扣、碎布、杂志和报纸上的图片,拼贴在色彩缤纷的手绘图画上,使画面布满纹理与图像,增加了视觉趣味。而书中的打洞设计,更吸引读者注意上下页间形状的关联。看来,塔贝克确实从犹太文化传统中,领略了化平凡为丰富的创意。
我觉得借此绘本可以教育小朋友生活中废物利用,环保节约。讲绘本前可以教师或爸爸妈妈可以提前看下旧衣简单改造的视频,准备几块旧布或旧衣,这样讲绘本的时候就可以现场演示下如何改造衣服,也可以让小朋友发挥自己的想象在大人的指导下去改造旧物。想必会很有意思,同事也很好地还原故事情节,体会旧物循环利用的道理啦。前提是一定要告诉小朋友是用旧的东西来改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