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玄陵《资治通鉴》精解 第 22 篇,坐标:《卷八▪秦纪三》
在秦末这个历史舞台上,秦嘉曾经也算是一个主角,这篇文章主要是给秦嘉梳理出一个小传。
秦嘉是秦朝时陈县人,他有个小伙伴朱鸡石是符离人,两个人都算是一时之豪杰。陈县大约是现在的河南省淮阳区,符离大约是现在的安徽省宿州市,这两个地方当时都是陈胜、吴广起义的辐射区。陈胜最初起义的大泽乡离宿州市不远,而后来建立“张楚”政权正是在淮阳区附近。
所以,当全国各地都在响应陈胜、吴广起义时,秦嘉和朱鸡石自然也受到了影响,也想抢一个地盘来安身立命。但是,这个时候淮北地区都已经是陈胜的地盘,秦嘉哥儿俩就看上了位于宿州东北的郯城,也就是今天的山东临沂郯城县,这个地方当时还是秦国的管辖区,守城的是秦国的东海郡太守。
这个地方跟陈胜的“张楚”政权土地接壤,当时陈胜作为首倡义旗者,自视为各路起义军的首领,就像汉末诸侯中的袁绍一样,所以陈胜就想派人去收编秦嘉部。秦嘉当时正在围攻郯城,陈胜便派他封的武平君畔前往监军,实际上这就是对秦嘉的收编,但没想到秦嘉根本拒绝收编,并且杀掉了武平君。
秦嘉之所以敢这样做,是因为陈胜的“张楚”已经日薄西山了,上层的内讧非常严重,开国元老葛婴、吴广等都被杀,武臣等背叛陈胜自立,陈胜的大将军周文被章邯打败自杀,陈胜对外界已经失去了约束的能力,但凡有智慧的人都知道他不能成事,所以纷纷占据地盘自立,秦嘉当时也是这样一个想法。
果然,秦嘉杀掉武平君以后,陈胜自顾不暇,所以也没能有什么大动作,秦嘉的势力便在临沂、济宁一带得到了发展。后来陈胜被杀,秦嘉趁机拥立景驹为楚王,并且把队伍拉到方与(今济宁市鱼台县),想要进而攻打定陶(今菏泽定陶区)。
为什么要攻打定陶呢?因为定陶是个大城市,春秋时的范蠡就是在这里经商的,战国后期,定陶是秦国贵族穰侯魏冉的封地,魏氏几代人都在这里经营。那么又为什么要立楚王呢?因为在秦末,楚国的呼声是最高的,“楚虽三户,亡秦比楚”,当初陈胜起义的时候也借用了楚将项燕的名号。但是秦嘉一时间很难找到楚国的王族后裔,所以只能找了一个楚国贵族景氏的后人景驹立为楚王。
在陈胜活着的时候,楚国的名号已经被他占用了,陈胜一死,秦嘉就迅速抢占了楚国的名号,他其实是想以这种方式为陈胜接盘,接收陈胜的江湖地位和影响力。
秦嘉想要扩充势力,但是自己没有底气,就想拉上北边自立为齐王的田儋,于是便派使者公孙庆去联络田儋共同击秦。这个公孙庆是史上最搞笑的使者,刚到齐国,话没说两句就被田儋给杀了。
田儋:“陈王(陈胜)战败,生死不明,你们为什么不请示就私立楚王?”
公孙庆:“当初你自立为齐王的时候也没请示楚王,我们凭什么要请示?”
田儋:“哦,推出去斩了吧!”
公孙庆:“......”
两国外交以打压对方谋求未来合作中更多的利益,这本来是很正常的事情,可公孙庆实在是个辩论鬼才,三言两语就把自己的脑袋辩丢了,秦嘉的联齐战略也就这样失败了。
定陶没打成,秦嘉就向南移驻离沛县不远的留县(张良后来被封为留侯),沛县是刘邦的地盘,恰好刘邦的丰县被叛徒雍齿出卖给了周市,刘邦就赶到留县去向楚王示好,并且希望向楚王借兵攻打丰县。恰在此时,张良也带着一百多号年轻人去投靠景驹(张良是为了复韩),在路上就和刘邦偶遇了,两人一来二去聊得很开心,张良干脆就跟着刘邦混了。
这个时候,章邯这条秦国大鳄也赶到了淮北战场,攻下了陈县并一路进军到沛县境内,把楚国和刘邦等人虐了个好歹。而另一边项梁从吴地辗转来到了徐州,带领六七万人驻扎在下邳(今徐州市睢宁县),秦嘉和景驹也慌忙赶到彭城(今徐州市铜山区)防备项梁。
这样一来,整个徐州附近就成为了全国当时形势最紧张的地区,在这里有三条大鳄和各种各样的小鱼,其中的三条大鳄就是章邯、秦嘉、项梁,小鱼有刘邦、英布、东阳甯君、赵歇、周市等。
这是一场淘汰赛,秦嘉和景驹首先就被淘汰出局了,秦嘉战败被杀,景驹逃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秦嘉的兄弟朱鸡石投降了项梁。接着项梁又派朱鸡石同志去打章邯,结果毫无悬念的被打败,朱鸡石逃跑被项梁带兵杀死。
项梁一下子就硬气了,成了起义军中新一代的霸主,那位受了很多年窝囊气的刘邦先生就去投靠项梁,从项梁那里借兵收回了丰县。
而楚国的这一棒子,从此就被项梁接了过来,从陈胜到项梁倒了三次手,项梁好不容易找到了楚怀王的孙子——在野地里放羊的熊心同学,把他扶上了楚王宝座。项梁把楚王熊心安置在了盱眙,以故人陈婴为上柱国——名义上的宰相,而项梁自号武信君,掌握着全部的军事大权。
从此以后,秦末时期的政治格局就基本上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