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P营的三天实战,简直是坐了一次过山车,从第一天的山底出发,到第二天得到案主认可的小兴奋,到第三天未能打动案主重回谷底的失落。BESTdisc咨询顾问,我才刚刚起步。
第一天
拿到测评报告图形完全是懵逼的状态,不知道如何下手,于是再重头复习了NB营的各种资料,然后照着模板去依葫芦画瓢,两个盲评花费了三四个小时。虽然如此,但在写盲评的时候,依然词穷,用词生硬。
第二天
第一次正式的进行1V1的咨询辅导,开始之前其实是内心忐忑的,怕自己知识掌握得不够,不能给对方的专业形象。
下午四点多开始仔细听了群内的分享技巧,认真学习了玉麟姐和楠哥的分享,很受启发,玉麟姐的认真仔细,不仅翻看学习资料还去翻看对方的朋友圈了解线索,1v1也写了盲评报告,楠哥把盲评摒弃了模式化结构,采用对话的方式娓娓道来一下子拉近了距离。
学了就要用,于是我立马去翻看案主的朋友圈,谁知对方设置了仅三天可见,唯一能看到的一条就是DISC学习收获的展示,从对方的描述作业写上5000字,获知了对方是一个重度学习者。除此之外,一无所知。
既然此路不通,只能另寻她径。于是,我拿出他的三表反复对比,先照着楠哥的风格写了盲评报告,根据老师的分享所有事情都重要就什么也不重要,于是我决定从他的C特质高突破,他的自然状态和压力状态下都是高C,工作状态下C特质下调;因为我也是高C,所以我从高C的角度设身处地的思考了C特质下调的原因。后来在沟通过程中也确实印证了我的想法。
结束后意外的收到了红包,感受到案主的认可,三点感触:
1、提前准备的很重要。交流前我花了差不多三个小时来整理资料、思考。
2、以对方接受的方式来表达。案主高C,我本身C特质很高,我们同频,对于他的有些想法或者做法我能感同身受,所以在与他交流的过程中,我能很好的给到他回应。
3、全方位的聆听很重要,及时捕捉对方的需求。
下次的改善:
1、时间的掌控,今天整个的沟通时间大概90分钟,超时较多。
2、对知识的深度掌握,不能临时抱拂脚。
3、沟通结束需要对整个的沟通进行一个回顾,总结一下比较有启发的点,引导对方形成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关于盲评
本来已经完成了盲评报告,但是听到大家的分享后觉得自己的写得不忍直视,于是推翻重来,写到凌晨一点半。
第三天
关于1v1
因为案主说报告都写得挺像的,就直接和对方沟通了想改善的问题,时间上37分钟就结束了,感觉没有触动到对方。对方高S,想在想来我未能触动到对方,一如曾经的我自己,在学姐给我咨询的时候,我也没有得到触动。
反思自己做得不到位的点:
1、没有很好的破冰,没有给到对方我的自我介绍,让对方了解我,建立对我的信任。
2、没有结合DISC,如果脱离了这个,对方如果想解决问题找其他的人也能的到类似的建议,那就失去了BESTdisc咨询顾问身份的意义了。
3、结束后没有及时鼓励对方,并提出反馈的要求。
小结
看到其他老师的分享大都或先给到对方盲评报告或先进行文字沟通,然后再针对性的进行语音沟通,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期待下一周的精进。
咨询的工作步骤:
1、根据三表以及案主基本信息进行盲评
2、提前给到对方盲评报告,让对方给予反馈
3、针对案主关心的问题进行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