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写文正进行,肚皮开始打响铃。
不愿起身填肚皮,只愿啃书忘肚皮。
啃书总有暂停时,此时只觉肚皮实。
摸摸肚皮乐呵呵,不知不觉忘进食。
夜幕啃书忘入眠,直到天亮鸡打鸣。
本周终于将《看见》读完,比预期晚了两天,仍然有满满地成就感。这是我第一次读书写感想,我觉得跟自己走得越来越近了,虽然写的感想还不够走心,但是每读完一章都会认真思考,是走心的思考。
我不知道如何深度思考,觉得走心思考应该属于深度思考的初级阶段吧。来聊一聊柴静的《看见》吧。
每读一本书都像是在与作者进行面对面的心灵交流。这句话忘了是从哪儿看到的了,每当我读书时常常会提醒自己不是在读书,而是在与作者面对面地心灵交流。
到这里我一直在思考作者写这本书的寓意是什么?她想向我们传递什么?
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序言里她告诉我们这本书里只选择了留给她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尽可能诚实地记录下这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推翻的事实和因果。
无论是非典、被家暴者杀夫、学生连环自杀还是空气污染或是大地震,也给读者留下了强烈的生命印象。一个国家有人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