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的上午做作业,两张卷子,一张拼音、一张数学,元旦的主要精神食粮。来到书桌前,拿出拼音卷子,告诉我要先做拼音,理由是拼音有些难。难在哪呢?不是得读、得记啊,还有题目不会做,有时没读会,面上和心理都过不去啊。在我们看来太简单、正常不过的事,于孩子而言都是一道道坎、一道道沟。我们认为的简单,只不过是我们已过了这个阶段,也许在孩子同龄,真不一定比他们强。
开始做题,我陪着未被满足看佩奇的加加。过了会儿,一个有些刺耳的声音传来:“妈妈,不会,时老师出的题太难了!”我回应到:“题不是时老师出的,是时老师下发的。”说话的功夫来到安安身边,看到了如下题目。
安安:“这么多,数不清了。”当下,他已经做了一部分,但不是按顺序做的,所以区分不开哪些填上了,哪些没填上。我一看他没按照顺序做,本能地告诉安安按照顺序填写。其实这时候有其它解决方案,把安安填写的,对照题目,一一划掉,剩下的再继续填写。这是现在记录时想到的方法,复盘好处多多。
说回到有些强迫症的我告诉安安按照顺序填写,擦掉之前写的,从头开始做。我的建议就是从左到右,一行一行,一个一个对应填写。在这过程中,安安说他要做一个划掉一个,这就是上面答案的呈现。结合安安的划掉做法,反思了在安安求助时,结合他已做的,可以采用对应划掉法,完成其它部分。这个方法可以在安安再出现上面情况时可用的。当然,我会继续引导他按照顺序对应法来做这样的题目。
这样的题,不是第一次出现,安安也不是第一次这样做,而我也不是第一次引导他这样做,那为什么小朋友记不住呢?这太正常了,做完这道题,尽管方法知道了,但做的频率没有给他巩固的机会,再次遇到,沿用他的老方法,很自然的事。小朋友在重复中去学习,通过多次练习,相信安安对这样的题目会形成记忆回路。
说到拼音的学习,一开始区分不开b、p、d、q,相信是很多小朋友共性的问题。安安会出现混淆的情况,最初的我,尽管知道这是正常的,偶尔也会有情绪不好的时候。最近聚焦问题解决,加上新年新气象,要让自己以新面貌迎接2022,包括陪伴孩子状态的调整。
说到聚焦问题解决,声母混淆的情况,如果单纯的让孩子多练,多写,效果不一定好。而采取对比法,效果就不一样了。像安安最初会把p写成b,那可以把b和p单独拿出来,让他对照,从而加深印象。一次两次不一定解决,多次后相信会掌握。
今天在完成拼音试卷后,看安安状态不错,我把bpdq写在黑板上,让他观察、区分,问他bp可以合成什么字母,安安发现,可以合成B,而dq,安安说可以合成反B。没想要记住什么,这样的互动方式不错,体验不错,这就够啦!
2022年的第一天,结束了《微习惯》阅读。可以说这本书对我的触动是很大的,正在学以致用。2022年不只自己要培养一批好习惯,像早起、日更、阅读、写作、运动等,也要协助安安践行微习惯,培养好习惯。仔细想来,2021年安安的收获颇丰,坚持双截棍3个月每天打卡不间断,叫叫阅读6个月学习不间断,目前的上学早起,小朋友也坚持3周了。期待2022更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