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刘俊芳)
本书的作者是焦晓俊老师,共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做个“研究型”的教师,中篇——做个“智慧型”的英语教师,下篇——做个“创新型”的英语教师,共九章。
在书的《序言》中提到,优秀教师最为关键的素养是卓越的个人品质,包括:广阔的学术视野。没有足够的理论基础,就难以占到研究者的高度;高超的临场智慧。与学生的互动常常决定了真实的教学效果;不断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有助于保持高昂的激情和充沛的活力。
今天我阅读了书的第一章,外语教学与研究的“前世今生”,主要包括两个内容:
一、国外外语教学的“流水账”
1.古典法(The Classical Method)
(18世纪)
目标语言主要是古典语言,教学方法为学习语法、记忆词汇、翻译课文,教学目标是获得古典语言的阅读能力,启迪智慧。
2.语法翻译法(19世纪80年代)
基本特点是:依赖母语教学而忽视语音,重视句子分析而忽略语篇。语法与翻译既是手段也是目的。
3.外语教学改革运动始于德国
1882年,菲埃托(Wilhelm Vietor)出版了《语言教学必须彻底改革》,成为外语教学改革运动的标志。
4.直接法遭遇“和稀泥”
法国语言学家古恩将直接接触与使用语言,运用概念上互相关联的一些句子进行学习的方法称为系列法(The Series Method)。
这种仿照自然环境下幼儿学习母语的途径实施外语教学的方法,经过应用语言学家的发扬光大,形成了直接法(Direct method)
缺点:注重模仿与实践,偏重于实际掌握语言,对发展智能方面注意不够,不太适合教授成人外语。他的排斥母语,导致许多复杂与抽象的内容无法解释清楚。
在实际操作中,不少教师将语法翻译法与直接法结合起来使用,就是折中法,颇受一线教师的欢迎。
5.听说法(The Audiolingual Method)(珍珠港事件后)
听说法教学的几项基本原则:听说领先,读写为辅;反复实践,形成习惯;围绕句型,培养技能;排斥(或限制)母语,强化思维(目标语)。
不足:过分重视机械性训练,脱离实际语境过分重视语言形式,导致在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能力及读写水平方面先天性不足。
6.欧洲人的视听法(20世纪50年代, 普及法语学习与研究中心提出)
特点:结合现代媒体,通过视觉为学生提供日常使用语言的场景。在对话教学时,先播放有声的视觉内容(电影或幻灯片),为学生提供有意义的语言项目。接下来,教师利用媒体,通过选择性听录音及问答进行讲解,然后通过重放及组织练习来强化记忆。最后,教师用多种方法组织学生运用,角色扮演、配音、编写相关对话,等。
7.交际语言教学崛起(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1972年,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Hymes)在《论交际能力》中提出“语言交际能力”概念。经过众多研究人员,特别是卡纳莱(Canale),斯温(Swen)等人的共同努力,到1983年,“交际能力”的内涵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
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的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earning ,简称TBL)也属于交际语言教学流派。如今,成为我国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主导性教学法。
二、国内外语教学史
1.最早的外国语学校——京师同文馆
京师同文馆是清末年间开办的第一所官办外语专门学校,最初以培养外语翻译、洋务人才为目的,直属总理事务衙门。
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同文馆被迫停办。1901年,同文馆并入京师大学堂。
2.20世纪初的首次全民学外语浪潮
1903年,《奏定学堂章程》颁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正式颁布且在全国普遍推行的学制,英语成为“最重要之功课”。
1940年教育部(当时是“中国民国”的教育部)在制定初、高中课程标准时,将初中英语改成了选修课。
1954年,教育部下达通知,要求从秋季起初中不再设外国语科,初二、初三已授的一律停授。同时,高一年级起授俄语。
1956年,教育部下达《关于中学外国语科的通知》,决定初中开始恢复外国语科,俄语与英语并重,每校选择其一。
1964年,教育部出台《外语教育七年规划纲要》,提出加强普通中学外语教育,并确立英语为第一外语。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外语被视为“洋奴”语言、“修正主义”语言,教学处于崩溃边缘。)
1981年,颁布《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等文件中,将语文、数学和外语列为重点学科。
1983年起,英语成绩以100%计入高考总分。
3.20世纪末全民学英语几近疯狂
20世纪90年代,小学英语课得到普及,学习者越来越呈低龄化。到1998年,全国有27个省市自治区不同程度地开设小学英语课,有的地方甚至从幼儿园起开设英语课。中国的英语培训产业也逐渐壮大。
4.“双语教学”险成新贵
进入21世纪,双语教学成为一种流行。有人赞成,有人否定,但最终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因为用英语授课,对中国大陆99%的学校来说几乎不具备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