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与立夏、立秋、立冬一样,反映着一年四季的更替。立春,意味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去,开始进入风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季。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立春代表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寓意:阳气上升,万物更生,新岁开启。
气候特点
立春后阳气开始上升,日照增加,白天渐长,,降雨增多,意味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去,开始进入生长的季节,万物至此渐次复苏,天气开始逐渐回暖,草木破土而出,河流水位上涨,春季植物开始发芽生长,许多鲜花开放,冬眠的动物苏醒,许多以卵过冬的动物孵化,候鸟从南方飞回北方。许多动物在这段时间里发情,春季气温和生物界的变化对人的心理和生理也有影响。
习俗
文献记载:立春前三日,天子开始斋戒,到了立春日,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迎春,祈求丰收。回来之后,要赏赐群臣,布德令以施惠兆民。这种活动影响到庶民,使之成为后来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动(拜神祭祖、纳福祈年、驱邪攘灾、除旧布新等),预祝这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中国人有数千年的迎春经验,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了众多的习俗。打春、报春、咬春等活动,在立春日吃春盘(主要是蔬菜取生菜瓜果饼糖放盘中为春盘(或拼成盘)馈送亲友或自食取迎春之意。盘里主要有:果品、蔬菜、糖果、饼、饵五种。蔬菜主要有:豆芽、萝卜、韭菜、菠菜、生菜、豆子、鸡蛋、土豆丝)、吃春饼、吃春卷、吃萝卜、吃田艾籺又叫毛香粑(开春时节,正是春耕的田野上田艾生长的全盛时期,田艾约10厘米高,叶子是粉绿色的,花朵白中间绿,全身长满绒毛)。统称为“咬春”。
谚语
有关立春的天气谚语很多。
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
一人心里没有计,三人肚里唱本戏。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春争日,夏争时,一年大事不宜迟。
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
以晴天无雨为依据的有“立春晴,雨水匀”“立春晴,一春晴”等;以雨雪为依据的有“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打春下大雪,百日还大雨”等;以雷电为依据的有“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立春一声雷,一月不见天”等;以冷暖为依据的有“立春寒,一春暖”;以风力为依据的有“立春北风雨水多”“立春东风回暖早,立春西风回暖迟”等。
节气养生
立春之日,敏感的人可以察觉,太阳出来时较冬天的太阳不太一样了,此时阳气充足,吹面不寒,阴冷之态消失。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立春一日,百草回芽。”农谚提醒人们,“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立春之后,阳气升发、万物始生。顺应春天的特点。
健康养生需注意保护阳气。保护阳气,要从饮食、起居、心理和运动等方面进行养生。 注意防疾:俗语说“百草回芽,百病引发”,春天万物萌动,也滋生细菌、病毒等病源微生物的繁殖和传播。所以春天应特别注意讲卫生,防虫害,多开窗通风,防止疾病发生。春季的气候特点是以风气为主令。在早春,主要是风寒邪气致病,而到了晚春以后,是以风温邪气致病。所以,春天都为风邪致病。因为其他几种邪气是借助于风气侵入人体的,像寒邪、热邪、湿邪等。
饮食调养:春季人体新陈代谢开始旺盛,饮食宜选用辛、甘、微温之品。春季饮食养生应避免吃油腻生冷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和新鲜蔬菜。春天是肝旺之时,应多吃一些味甘性平,且富含蛋白质、糖类、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物候
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立春五日后,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也可以说冬眠的动物开始活动了;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融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融化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立春三候,如果届时物候没能发生,古人就会联想出很多问题。如果东风不能消解冰冻,那就意味着有了号令却得不到执行;如果冬眠动物不醒来活动,那就意味着阴气冲犯了阳气;如果鱼儿不上有冰的水面,那就说明民间私藏铠甲、头盔等武备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