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苏珊·施蒂费尔曼,是著名的心灵导师,美国著名家庭治疗师、育儿专家。这是她继《育儿无须对抗》后的又一力作,长期从事一线育儿
Q1 最好的教育是陪伴,那要如何陪伴了?
高效陪伴孩子:1个身份定位,2个教育理念和3个高质量陪伴的技巧,我们简称为“123育儿秘诀”。
船长型父母是最理想的定位,这类父母很愿意承担责任,他们愿意听孩子说,只是偶尔会出现包办代替的情况。我们要的是充满关爱、底线明确又能清晰表达的船长模式。
Q2 想要做好船长型父母,有三个建议。
第一个建议是,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感受上,而不是孩子的行为上。
一个好船长一定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育儿中的“好船长父母”也一样,那些风浪就是孩子的问题行为,它会时刻挑战你性格里的阴暗面,比如会让你不耐烦、脾气暴躁等等。所以说,育儿路也是一条自我成长路,要想做好这个角色,你就要学会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感受上。
第二个建议是,忘掉完美的孩子。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就像我们都希望风平浪静,但旅程却不会永远一帆风顺。你只有忘掉心中那个完美的孩子,才有可能培养一个更好的孩子和自己。
第三个建议是,你要告诉自己,你不是在教育小孩,而是在培养一个成年人。
一个合格的船长,一定是心系远方的,从航向到物资筹备都要关心,同样,养育一个孩子,要立足当下,更要放眼未来。
但是很遗憾,我们常常把焦点放在如何培养一个“好孩子”,而忘掉我们最终期待怎样的成年
Q3 如何学会做更好的教养者?
2个教育理念,一个是重视示范作用,以身作则;另一个是界限清晰,适当拒绝。
以身作则,很明显,就是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样。
詹姆斯鲍德温说,孩子们从来不会好好听从长辈的教导,但他们永远都在模仿长辈。社会心理学也强调说,孩子一直社会模仿中成长和进步。
孩子的语言、情感和行为完善既可以通过自己训练完成,也可以通过观摩他人达成。
所以,在这里,我想给你3个非常好用的育儿建议,建议一是,你想让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成年人,就示范给她看。
建议二是多跟孩子分享别人的故事,可以是名人,也可以是家族成员的故事。
建议三是多带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比如社会公益活动,家庭聚会,去跟不同行业人员对话和交流等等。这些方法都会在潜移默化中给孩子带来积极的影响。
育儿中,我们最容易犯的错误是把父母的情绪当成孩子的界限。
什么意思呢?比如玩玩具,如果妈妈心情非常好,就算孩子把玩具扔到门口,她也只是提醒一下,但如果妈妈心情不好,孩子放在地板上也会挨一顿批,这样环境里成长的孩子,在人际关系中,要么过度亲近,要么非常疏离,因为他把握不好界限。
界限可以帮助孩子学会独立。
Q4 如何高质量的陪伴,有哪些技巧?
第一个技巧是高质量独处,提升自我意识
因为一个没有自我意识的父母,是很难和孩子情感共鸣的。自我意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包括生理、心理以及自己与他人关系等
第二个技巧,教会孩子感恩。
感恩带给你的收获远大于你要感恩的人,因为感恩会让你找到自己的价值感。
第三个技巧,举行倾听大会,进行有效沟通。
一个肯定式倾听法,具体怎么做呢?先让孩子表达,不管用多长时间,都要听到他的“我说完了”后,你才可以发言
孩子一旦说了“是的”,你就等于成功获得一个肯定。然后进行第二个,第三个的确认。
那询问有没有什么技巧呢?有的,第一问可以聚焦在还原客观事件本身上。第二问去询问孩子的感受,比如所以你很生气,是吗?
第三问去关心孩子希望你怎么做,比如那你是希望我能提前5分钟提醒你,但不要一直喊你起床是吗?
这样三个问题问下来,你就已经很清楚孩子的想法了。接下来,就换你表达了,孩子也要用同样的方式来获得你的3个肯定。
PS 十点听书链接,https://kt.looklook.cn/lesson/7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