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十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对于古圣先贤的经典名句,我们日常都在嘴上。可真去理解的时候,我们总是觉着有一些向题。

每个人都有三十岁。难道我们是三十岁才能立?还是三十岁必须立?怎样才算立?结婚?买房?有了孩子?没有一个标准。

还有,四十真的就能活明白?这个和有没有读书,还是有没有地位,以及有多少金钱关系不大。有的人沒读过书却能够人情世故非常炼达。唯有如此,才有可能五十而知天命!因为他实实在在过每一天。终于,大约在这个年龄段了解了生命的真谛。所以,六十而耳顺应该是可以实现的。剩下的生命过程,当然能从心所欲不逾矩。

说到这里,也是和大家的理解沒有太大区别。

各位,其实我是说:如果我们这样理解是对的,那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我们的圣人个人假的。他和别的活了一辈子的老人无二致。另一种,我们的国学真的是体育老师能教的。这不是笑话吗?

不妨,脱离文字表面的障碍回到实际生活中(这是我学习周易得到的益处,凡事不能脱离实际。这本身就是辨证法。主席也要求我们要实际,要到人民群众中去。)

我想问一个问题:这个世上圣人和伟人之所以不同于凡人,必定会有不同凡响之处吧?如果这样理仲和思考,我想荅案就近了。

圣人开口第一 句话是:吾十五而有志于学。这点很重要,它是大前提。如果我们忽略了,当然会用逻辑思维推理。把它当成数学题,十五,三十,四十……如果我们没有在一个年龄阶段立大宏大誓愿,怕是很难三十而立吧。三十死,七十埋倒符合逻辑。

窃以为,圣人是在聊天的时侯告诉身边的人,我的一生是从十五开始的。七十岁的时候,可以给自己的一生来个五星好评了。没说出来的话大概是,亲:你有沒有人生的目标?你原意去追求吗?是不是你己经拥有了无须追求就能躺平的资格?如果年纪轻轻就选择躺平,那你太幸运了。连霍金都会羡慕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