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之旅:虎口逃生的十九志士

放前夕,敌人做垂死挣扎,在歌乐山杀害了数百的革命志士,可谓黎明前的黑暗。

沿整洁的石梯而上,跨进香山别墅的大门,我们走进了英雄当年住过的牢房,近距离地了解了他们的监狱生活。

随老蒋的节节败退,陆陆续续的,杨虎城、宋绮云他们被全家杀害,陈然、王朴、许晓轩等也遭遇毒手。

毛人凤奉老蒋的命令飞抵重庆,于1949年的11月27日,对白公馆、渣子洞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大屠杀从下午四点开始,一批又一批,一直到深夜。此时,白公馆的牢房里,只剩下最后的十九个人。

同样,距离白公馆二十五分钟路程的渣滓洞也在进行大屠杀。

那边还有两百多个人要“解决”,他们必须在天亮前完成“任务”。时间紧,渣子洞不断向白公馆求援。

白公馆紧急调派人手,帮渣子洞的刽子手助纣为虐,完成老蒋下达的清场“任务”。

白公馆最后的十九个人落在杨钦典的手中,他是白公馆当时的警卫排长。

杨钦典的双手也沾满了革命者的鲜血,他参与了杨虎城一家和小萝卜头一家的杀戮,罪行累累。

但是,他与看守头子杨进兴相比,又存了那么一点良知,本就穷苦出身的他,在杀害革命志士之后,会良心欠安。

革命人士的眼睛是雪亮的,谁有良知谁最狠?他们心中自然有底。

如今,白公馆的其他看守都去了渣子洞,罗广斌等开始策反杨钦典:你看,国民党的气数已尽,他们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你得给自己留条后路……

在革命志士坚定的眼神中,杨钦典审视了自己的未来,他开始考虑自己的退路。

他如果杀了这些人,解放大军进城后,就掘地三尺也得将他挖出来,对他正法。

如果放了这些人,看在将功赎罪的份儿上,或许能有一条生路。权衡再三,他决定放走剩下的十九个人。

“你们走吧!”终于,杨钦典为最后的十九个人打开生的大门。

大家愣了一下,恍若隔世。他们迅速地走出牢房,消失在夜色中。

三天后,重庆解放。杨钦典没有逃走,也没反抗,心甘情愿接受审判。

有罗广斌等为其作证,共产党对他从轻发落,最后的杨钦典回家务农。晚年的他心怀愧疚,多次前往重庆,参加白公馆相关的纪念先烈活动。

2007年,杨钦典病逝。相比那狠毒的被执行死刑的杨进兴,杨钦典是幸运的。

正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十九个革命志士终是侥幸地活下来,成为白公馆难得的虎口脱险之人。

正因为杨钦典放了罗广斌等人,才有了他后来和杨益言创作的《红岩》。不然,世人哪知道革命志士在白公馆和渣子洞遭受的种种迫害!

从这个意义上说,杨钦典的寿终正寝,也是对他将功折罪的饶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