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空地》之后的自己
读完了一些东西总想记录一下什么,留下点儿痕迹,或许也是通过另一种方式佐证自己曾经看过什么,思考过什么,如果有一天麻木了,不想思考了,焦虑了还可以翻来读一读,看一看。
《北方的空地》讲述的是旅行家杨柳松孤身穿越大羌塘无人区的纪实,具体的内容我就不叙述了。我不知道一个人是有如何的梦想和强烈的愿望,才能孤身前行,这一行所面临的问题与困难或许不是我们常人所能想象得到的,且不谈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气候,还有各种野生动物的侵犯,内心是有多么强大,多么丰富的野外生存知识才能辅佐他前行。
其实看完了才发现想记录一下有时却无从下笔,我是带着敬畏的心去读的,先看了一部分书又去看了电影《七十七天》,电影的拍摄毕竟无法完全一样的情景再现,演员能力再强也无法丝毫不差的呈现旅行者内心的感受,我绝对没有否认演员能力与电影的意思,只是个人觉得人本身就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灵魂,以及自己独特的感受,好比如说:我们任何人都不可能做到感同身受、完完全全理解别人,而且旅行者与演员拥有不同的梦想、不同的追求,开启这段旅途的目的不同,电影的拍摄最大程度的去情景再现,让观众知道了解旅途中恶劣的环境与艰辛,纪录这场伟大的旅行是最好的意义所在了吧,毕竟空前,可歌可颂,不仅仅是拥有勇气和意志就可行的。
我们可能不理解杨柳松他这样做的动机是什么,为什么要进入荒原,如此危险,难道仅仅是为了探险吗?他曾解释说:“对于城市生活自己始终不太适应?身体每天都被什么东西紧紧束缚似的,那种感觉就像每天衣服都小一号,每天都必须换上大一号衣服,身体才会舒畅。”
每年春天,只要在西藏他都要去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看桃花,最喜欢孤立的某处,一树粉红桃花与世无争的怒放。
三年前他第一次见到荒原,就下决心要深入这片土地,那个刹那的闪念让他长久酝酿,一定要付诸行动。荒原更适合一颗自由自在的心。始终没有逃离荒原的心,这样一片神奇的土地,怎么舍得轻易离去。只要不是毫无生机的绝境,在他的意识里,荒原彼端将是没有尽头的远方。而远方依然是那永远也到达不了的地方。
旅途中每一次艰难时刻选择继续前行还是放弃,他都选择了前进,始终没有放弃。他说事实上选择北上的真正原因是自己还没玩够。如果世上再无有意思的事,为之无条件追求的事,那活着多没趣。是啊,要不怎么说有的人活着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仍然活着。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很拥挤,很冷漠,不管你愿不愿意,都必须随波流动,名誉、金钱、地位成为你成功与否的标志,我们麻木的活着,忘了初衷或者说至始至终都没有本心,不知道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何去何从也无从知晓,不知道什么东西什么事情是快乐的,也不知道什么事情可以让我们追求,使自己快乐。旅行或许成了一部分人变相的逃离,而非遵循内心的渴望。为何旅行,可能同样是一个没有可回答的靠谱答案,热爱是最接近的答案,去追寻荒野的旷寂,内心的自由。
人生就像没有尽头的荒原,如果找不到一点乐趣,如何做到坚持着走完?我佩服羡慕很多人,没有目标不知道生活最终走向哪里,但却还是努力的生活着,乐观的过着每一天,无忧无虑,可自己做不到,我总是在思考自己为什么活着,我在追求什么,该如何努力向哪走?很多时候某一刻有了一个目标,有了想法,但走着走着就变了,我不知道如何在这个物欲横生的时代如何保持一颗以我的内心,不被那些外在的东西所困扰,但好像做不到,有时自己真的是被那些东西弄的焦躁不安,一颗心始终浮躁……可能生活本就是一场漫无目的的旅行,之所以茫然是因为生与死限定了旅行的终与结。可不仅仅是这样,在我的概念里,生与死的区别在于:生是活着的,有生命体征的,可以做很多事情,体验很多感情,死可能就是死了,至于会发生什么,活着的人无从知晓,估计也无人可知,毕竟那就失去了活着的机会。有些人乐此不疲地怀揣梦想,继续前行,没有目标,没有问题,只是收获一路感受,说真的我不太理解,就比如旅行者可能就享受在荒野中看云。困守的唯一好处就是有足够的时间凝视一朵云的万般变化,生成、绚烂、湮灭。以前我一直觉得一件事情,一项工作无论喜不喜欢,只要努力,用力认真的去学总归可以,现在我发现自己的思想与想法改变了。就拿设计这件事情来说,我真正接触他差不多已经两年了,其实两年了我还是弄不清楚什么是美,什么样的衣服是美,什么是设计,什么是好的设计,真正的设计又是什么?被大多数人喜欢、追求的是美吗?我也不知道,或许那是人认知里的美与个人的追求、喜好,一件好的作品,衣服,好的设计都是有灵魂的,好像“美”我都没有找到,所以这种时候,你只想着努力认真有用吗?或许有用,但可能微乎其微,因为她是什么你都不了解,如何去做,但生活的现实是有时候你拥有技能就可以了,这个技能或许是技术的掌握,或许是赚钱的能力……我不知道真正的热爱、喜欢是什么,我敬佩有梦想有目标又有热情的人,同样我也敬佩坐着一份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与事情的人,他们虽然不喜欢但却勤勤恳恳,一直努力,我可能不知道什么原因让他们如此努力、勤奋,但我打心眼里敬佩。
在《北方的空地》里,许多人问杨,走出荒原是什么感觉?他说没有想象中的幸福感,或许曾经以为的成就感 ,甚至是一种轻度抑郁和迷茫。其实我一点也不觉得惊讶,就我自己感受而谈,虽然我没去过羌塘,我爬的最高的山是泰山,爬完了并没有内心以为会有的激动与成就感,重要的或许是那个过程那段经历。巨大的幸福并未如期而至,偶尔的幸福也是短暂。我不知道生活开始在哪,我们所期望的终点在哪?是否存在。
那场旅行,对杨来说,他拥有足够的热情,那片荒原对他有足够的诱惑,他便会继续往前。或许激情退却,诱惑不在,他会哪来哪回,但生活是无论如何,你必须奋力前行。
生活追求的道路是前行还是后退,这个抉择其实是从未存在的,或许只是一个矫情的过程,从心底深处再次认识到自己究竟在做些什么。希望在未来,无论怎样我们不会停下步履,昂首挺胸的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