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正坐在这个五星级酒店的大堂。大堂里淡淡的高级香水味,完全遮住了我平时用的劣质洗衣粉的花香。我今天来这里见一个老同事,老朋友李兴。但我同时还得代表机构,稳住这个老同事背后的贵宾客户。而这个贵宾客户,雨我无瓜。
事情还得从上个月说起。那天季度会议后,大领导把张海洋和我留下,说要讨论某贵宾客户的经营问题。这个贵宾客户,叫刘芬。
“是那个做啥啥的刘芬吗?”我问到。
“是的。”
那怪不得要把我叫上了。刘芬我何止是知道,那可是个大人物。当年他在政府工作,后来离开体制,自主创业,借着政府政策的信息优势,提前布局拿到了第三方支付牌照,在这个牌照最热的时候,11.5亿元卖掉了,妥妥的银行大客户。当时这个牌照出售的时候,我在这个公司工作,参与了一些基础工作。
那个李兴,是我当时在上个单位工作时的同事,一起做过好几个业务而更重要的是,那个李兴,是刘芬的表弟。
张海洋是刘芬的主办,但从哪方面讲他都是不称职的。之前大家疯传他的种种劣迹,主要表现为以权谋私,公器私用,压榨员工,调戏下属等等,就因为守着刘芬4个多亿的金融资产,一把手都不敢动他。一把手把最好的资源,以及尊重都给了他。在他还没正式聘任的时候,允许他享受行长级待遇。这样一个人,来我支行两年多,行长想约见刘芬见面聊一聊,他死活不肯安排。
这次为什么呢?原来是刘芬对张海洋的服务不满意了,于是借口不看好我们银行,要走款。我们银行再差,也是第三梯队的龙头,跟很多第二梯队有的一拼的,这很明显是借口,张海洋多聪明一个人,立刻看出来了。
4个亿,对我们一家零售金融资产只有30个亿的支行来说,那妥妥的核心客户呀。另一方面,这个时间点也比较微妙。他近期快要转正了,这时候没了这笔业务,他转正岂不是要黄?
他也做了不少努力,首先代我去找了下李兴。他之前就认得李兴,交谈中知道李兴跟我熟,而近期他忙着帮刘芬开发一些新业务,需要银行支持。而这一块是我的业务范围,他也不懂,就约我过去。
我去是去了,那时候我是不知道刘芬的个人业务归他管,而且份量很重。加上刘芬总搞的这业务,在我看来完全不成熟,而且对刘芬的个人业务,我印象中还是在某兄弟支行,与我们支行不相关。所以我完全没当回事。
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他急了,所以有了季度会后的那一幕。
所以当我知道刘芬的业务归张海洋管的时候,我确实挺吃惊的。后年了解他对客户狗血剧情般的维护,不得不感叹一句:符合他的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