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产品人是指线下产品人,线上产品人可自行忽略本文~
从互联网转行实业,算算差不多8个月了。从一个门外汉,到现在与总经理一起讨论品牌战略发展方向、并提出可行建议,与销售总监一起确认市场推广方案、并做相应支持,与研发人员探讨产品改进方向、并做消费者调研。一开始自己想的是“做亮眼的事情”,现在想的是“如何平稳过渡”。这个防坑指南,不能让你成为100分的产品人,但至少可以让你做到80分,不给别人拖后腿。
目前,要写的大致方向是:包装审核、签样、物料设计、产品上新/升级这4个方面,非常琐碎,都是血泪教训积累的一点经验,后续如有其他内容会再做补充。
作为一个行业小白,非常幸运从刚进公司就参与了一场产品的全面升级行动,虽然没有参与前期策略制定,但通过执行也学习了不少,最大的收获就是产品包装审核技能get。
1、检查设计稿是否符合生产和销售需求
生产端需求,主要是看产品提手、留白位置是否符合实际生产。这其实是最基本的一点,但很多设计师会忽略,转而以美观为方向。作为产品人,需要提前与研发人员确认好,并告知设计师。
销售端需求,主要看设计是否符合货架摆放美观的需求,包括图案、色彩、字体大小等。此外,对于软包装,还有一个比较细节的设计需注意:方形的软包装,产品边缘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圆角弧度。如果设计稿的色块,刚好卡在边缘处,产品摆在货架上,就会出现一道明显的色彩断层,影响视觉效果。所以,软包产品边缘的设计,最好能给一点弯折空间。
2、信息的准确与合规
线下产品与线上最大的一个区别就是,产品无法很快做变更。所以对产品人来说,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要保证信息绝对准确。
首先,需要把包装上的文字信息全部用文档整理出来,包括尺寸、条码、产品卖点、公司信息等。在检查的时候,每一个点都不能放过。我原本认为自己还是一个比较仔细的人,在审核包装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盲点也挺大的。为了让自己不出错,有这样一些方面需要注意:
第一,最好2人以上一起审核同一款包装。从理论上看,如果1个人的出错率是1%,那两个人同时出错的概率就能降低100倍。一个人看久了难免会出现视觉疲劳,2个人一起检查就会好很多。
第二,内容一定要合规。虽然公司有法务和QA的同事来审核内容是否合规,但作为产品人,产品就是你的孩子,孩子长歪了不能怪老师,所以源头一定要控制好。我们就曾因为净含量标志没做到位,后面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来补救。除《产品质量法》《广告法》通用以外,每个行业都有相应的要求和规范,最好提前学习一下。
例如,我所在的一次性卫生用品行业,还需要符合:GB 15979-2002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T 20810-2006 卫生纸(含卫生纸原纸)、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GB 12904-2008 商品条码 零售商品编码与条码表示、进口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须知。可能还有一些没列出来,以后再加。
第三,前后文字、图文信息一致。文字方面,主要体现在内容调整以后,全部名字都要调整,例如,我们之前修改了一款产品的名字,正面已改,但包装侧面、产品名称小字中未修改,好在后来检查出来了;图文方面,主要是图片展示的内容要和文字搭配,例如一款拉拉裤产品的穿戴说明上,用的是纸尿裤的图,这样就会引起混淆。
第四,凡有改动必须复核。因包装上面元素相隔很近,设计师在做改动时,难免会碰到一些其他内容。作为产品人,一定要把好这道关,每次改动后,再检查一遍,以防万一。
3、左右对齐,方向一致
这一点在电子版的设计稿上很难看出来,建议有条件最好打印成1:1,没条件也打印一个小样,看下实际效果。
做好以上这几点,包装审核的基本功就已经差不多了,多实操、多积累才能变得越来越熟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