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琐忆(二)
写了回忆恩师的,再聊会奇葩学生的。
自古师生情谊,是纯之又纯的,我向来没有怀疑过,自己也是这样对待老师的。当然那些有辱师业者除外,虽然不多。上文那个,想来也是对不住了,这么多年忍不住在文字中牢骚一把。您看到了,全当我啥也不懂,别计较!
学生,我自己带的就两届。到行政部门后,交往的学生都是工作关系。虽然不是直接到授业老师,但多数都跟我关系很好。甚至多年后,还来家熬夜看足球世界杯。每每通话,都跟家人一样亲切。
但两人除外。
一位马姓男生,襄县人士,中文专业。此君奇葩。不是直接授业的学生。工作关系,他的几位同专业的学生跟我关系超好,就是上面说的,毕业多年还回来熬夜看比赛的。他找我,隐隐约约说,和女同学之间发生了一些事情,女的需要去医院去处理,需要借钱。我当时感觉这是大事,处理不好后果很坏。三十年前,自己日子过的也清苦,手里也没有多少,反正湊一两个K?忘记了。此君拿钱后走人,从此别过,再无音讯。多年过去,我一直不愿认为我是被骗了。钱多少扯淡,但说我遇到一个学生“骗子”,心里接受不了。我宁愿接受其他任何理由,就是不想接受这个。艹,写来就气愤。
另一位陈姓男生,南阳籍人士,体育专业。在校时,工作上甚卖力,所以关系也很好。时常和其他同学一样,时不时来家,饺子也好包子也好,虽不是山珍海味,但绝对是体现温情的家常饭。毕业后去武汉发展,自己创业,老师支持是必须的。电话打来,需要两方,二十多年前,我一年的工资似乎也没有这么多,也没有什么积蓄。反正东西拼凑,直接就给他转过去了。他也很感激。偶尔电话了也说不少感激的话。我每次都是鼓励好好创业。他好像跟其他老师也有借的,后来是否都还了我懒得去问。若干年过去了,我急需用钱的时候,给他说了。反反复复几次,给我转一方。再就无下文了,电话也不见了,人当然从毕业就没有再见过一次。钱不多,我也没有很在意,只是偶尔想起来,觉得师生之间,除了上述襄县籍马姓者,还会有这等事情?也是想不开。我也宁愿接受任何别的理由,就是不愿意承认学生中会有这类奇葩。
艹!
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