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回 芦雪庭争联即景诗 暖香坞雅制春灯谜
话说薛宝钗说:“谁先联谁后联,拈阄分出个次序。我来写。”说着,便让众人拈阄。排在首位的恰好是李纨,然后各人依次排出。凤姐说:“既然是这样,那我也说一句。”众人都笑道:“好啊!”宝钗便在稻香老农的名号上补了一个“凤”字,李纨又将题目讲给她听。凤姐想了半天,笑道:“你们别笑话我。我只有一句粗话,剩下的我就不知道了。”众人都笑道:“越是粗话越好,你说完了只管干你的正事去吧。”凤姐笑道::“我想下雪必刮北风。昨夜刮了一夜的北风,我想出了一句诗,就是‘一夜北风紧 ’,行吗?”众人听了,都相视而笑道:“这句诗虽说粗浅,却看不出下句应有的意思,这正是会作诗的人起头的方法。不但好,而且留了很多想象空间给后面的人。就以这句为开头,稻香老农快写上,后面的人好续下去。”凤姐和李婶、平儿又喝了两杯酒便走了。
李纨先把凤姐起的头句“一夜北风紧,”写在纸的上头,然后自己第一个先联句,写下了:
开门雪尚飘。入泥怜洁白,
此句说北风呼呼地刮了一夜不停。早晨开门雪花依然在飘落。
香菱续道:
匝地惜琼瑶。有意荣枯草,
此句是怜惜洁白的雪花飘落与泥土混在一起,如美玉撒落地面。
探春续道:
无心饰萎苕。价高村酿熟,
此句是说雪花入土有意让枯草春天充满生机,无心来妆饰芦苇花。
李绮续道:
年稔府粱饶。葭动灰飞管,
此句是说因寒冷饮酒人多而价高的村里酒酿好了,雪后又是一个粮食装满府库的丰收年。
李纹续道:
阳回斗转杓。寒山已失翠,
葭就是芦苇。古代有种测定节气的器具叫灰管,把芦苇中的薄膜烧成灰装在十二乐律的玉管里,到了某一节气,对应玉管内的灰就会自行飞出。阳气归来,呈勺子状的北斗七星的勺柄四季转向不同。此句是说到了冬至了。
岫烟续道:
冻浦不闻潮。易挂疏枝柳,
此句说远处的寒山失去了往日的苍翠,水面结冰听不到潮水的声音
湘云续道:
难堆破叶蕉。麝煤融宝鼎,
此句是说大雪容易挂在稀疏的柳枝,却难堆积在残破的蕉叶上。
宝琴续道:
绮袖笼金貂。光夺窗前镜,
此句是说把有香味的煤装进用于取暖的宝鼎中,两只袖口藏在貂皮中御寒。
黛玉续道:
香粘壁上椒。斜风仍故故,
此句意思是雪光夺去窗前镜子上的光亮,雪花像一种抹墙用的有香味的叫椒的植物一样涂抹在墙壁上。
宝玉续道:
清梦转聊聊。何处梅花笛?
此句说凉风阵阵,清梦短浅做不长。
宝钗续道:
谁家碧玉箫?鳌愁坤轴陷,
此句说雪夜难眠,耳边似乎隐约传来笛箫之声。
李纨一旁笑道:“我替你们热酒去吧。”
宝钗让宝琴续联,只见湘云站起来道:
龙斗阵云销。野岸回孤棹,
此句说鳌怕大雪压塌大地而发愁,大雪纷飞像玉龙战罢鳞片纷飞消散一样。
宝琴也站起道:
吟鞭指灞桥。赐裘怜抚戍,
此句说的把孤舟摇回野外岸边和驴鞭遥指风雪中的灞桥,意思是雪中行吟,诗兴大发。
湘云哪里肯让人,且别人也不如她敏捷,只见她扬眉挺身说道:
加絮念征徭。坳垤审夷险,
此句说皇上惦念戍边将士赐给棉衣,做棉衣的人思念服役的亲人加厚棉花。
宝钗连声赞好,便也联道:
枝柯怕动摇。皑皑轻趁步,
此句说走到被雪覆盖的地方要注意危险,树枝动摇都怕掉下积雪来。
黛玉忙联道:
翦翦舞随腰。煮芋成新赏,
此句说雪花飘飘落下,如扭动腰肢的舞女。
黛玉一面说,一面推宝玉,让他联。宝玉正在看宝钗、宝琴、黛玉三人共战湘云,十分有趣,哪里还顾得上联诗,见黛玉推他,方联道:
撒盐是旧谣。苇蓑犹泊钓,
此句说用“煮芋”来比喻雪之白晶成为新的赞赏之词,而用“撒盐”来比喻飘雪已经成了旧事。
湘云笑道:“你快下去,你不中用,倒耽搁了我。”
只听宝琴联道:
林斧不闻樵。伏象千峰凸,
此句说长着芦苇的水中仍有穿着草雨衣人在泊舟垂钓,而山林之间已听不到樵夫的斧声。
湘云忙联道:
盘蛇一径遥。花缘经冷聚,
此句说远处积雪的山峰像伏卧的白象,雪地的小路似盘曲的长蛇。
宝钗与众人忙称赞湘云联得好。
探春又联道:
色岂畏霜凋。深院惊寒雀,
此句说雪花是因天冷才结聚而成,洁白的颜色哪里会因霜冻而消退。
正赶上湘云渴了,匆忙地在喝茶,被岫烟抢联道:
空山泣老鸮。阶墀随上下,
此句说深院中的鸟雀被大雪惊吓,害怕雪光的鸱鸮因不敢去捕食而哀号。
湘云听了忙放下茶杯,联道:
池水任浮漂。照耀临清晓,
此句说雪花铺满台阶上下,落在池中的积雪任水波漂浮。
黛玉联道:
缤纷入永宵。诚忘三尺冷,
此句说清晨雪光映亮大地,纷飞的雪花飘入漫长的冬夜。
湘云忙笑着联道:
瑞释九重焦。僵卧谁相问,
此句说忠诚的将士忘记了刀剑的冰冷,皇帝因瑞雪释怀了对国事的焦虑。
宝琴也忙笑着联道:
狂游客喜招。天机断缟带,
此句说僵卧的人谁来问候,狂游客欣喜受到招待。
湘云又联道:
海市失鲛绡。
此句说雪花像天上织布机断落下的白色绢带,又像大海里失落而来的鲛人所织的丝绢。
林黛玉不容她说出下句,接口便道:
寂寞对台榭,
此句说雪寂寞地面对着高高的台榭。
湘云忙联道:
清贫怀箪瓢。
此句说清贫使人怀念起一箪食一瓢饮的生活。
宝琴也不容她说出下句,也忙道:
烹茶冰渐沸,
此句说用冰水煮茶煮开很慢。
湘云见这般情景,甚感得意有趣,一边笑,一边忙着联道:
煮酒叶难烧。
此句说柴草被雪沾湿,煮酒难烧着。联合上句,指的是雪中生活艰难。
黛玉也笑道:
没帚山僧扫,
此句说山上僧人正在清扫没过扫帚的积雪。
宝琴也笑道:
埋琴稚子挑。
此句说埋在雪下的琴被汉代琴师稚子拨响起来。
湘云笑弯了腰,接了一句含糊不清,众人问“到底说的什么?”湘云使劲憋住笑大喊道:
石楼闲睡鹤,
此句说雪天鹤在石楼里面闲睡。
黛玉笑得捂着胸口,高声嚷道:
锦裘暖亲猫。
此句说雪天冷主人用毯子给爱猫取暖。
宝琴也忙笑道:
月窟翻银浪,
此句说雪光如月色在大地翻起银浪。
湘云忙联道:
霞城隐赤标。
此句说大雪如碧霞仙城隐没了赤城山。
黛玉忙笑道:
沁梅香可嚼,
此句说被雪沁过的梅花清香得可以入口咀嚼。
宝钗笑赞黛玉联得好,自己也忙联道:
淋竹醉堪调。
此句说大雪压在翠竹上发出的声响像醉酒的人在弹奏。
宝琴忙联道:
或湿鸳鸯带,
此句说有的雪花浸湿了镶金的绣有鸳鸯的带子。
湘云忙联道:
时凝翡翠翘。
此句说有的雪花又会凝结在头饰翡翠翘上。
黛玉又联道:
无风仍脉脉,
此句说无风雪花也静默。
宝琴又笑联道:
不雨亦潇潇。
此句说无雨雪花也萧飒。
湘云笑得身子都软了,趴在宝钗怀里笑个不停。众人看她三人对抢,也都不顾作诗,也都笑着看热闹。黛玉还推她让她往下联:“你也有才尽的时候。我听听你还有什么舌根嚼!”宝钗听了便推湘云起来道:“你有本事,把‘二萧’的韵全用完了,我才服你。”湘云起身笑道:“我这儿也不是作诗呀,好像是抢命呢。”众人笑道:“还是你自己说吧。”探春早已料定没有自己联的机会了,便干脆写出来,说:“还没收尾呢。”李纨听了,接过来便联了一句:
欲志今朝乐,
此句说想要记载今天的乐趣。
李绮收了一句尾道:
凭诗祝舜尧。
此句说就用诗来敬祝如舜尧一样英明的帝王吧。
李纨道:“行了,行了。虽然没用完所有的韵,但不合诗意的的字若生硬地用了,反倒不好了。”说着,大家过来又逐句细细评论一番,唯独湘云联的句子多,众人都开玩笑道:“这都是那块鹿肉的功劳。”
李纨笑道:“逐句品评下来都还能连通一气,只是宝玉又落第了。”宝玉笑道:“我本来就不会联句,只好求大家担待我吧。”李纨笑道:“也不能次次开社都担待你的。一回说韵字偏僻了,一回说理解错了,这回又说不会联句了,今天必须罚你。我刚才看见栊翠庵里的红梅有趣,我想折一枝来插在瓶中。可我又讨厌妙玉的为人,我不愿理她。现在就罚你去给我折一枝来。”众人都说这罚得又雅又有趣。宝玉也乐意去折,一边答应着一边就要走。湘云和黛玉齐声说道:“外头很冷的,你先喝杯热酒再去。”湘云马上提起壶来,黛玉忙递上了一个大杯,斟了满满一大杯。湘云笑道:“你喝了我们的酒,要折不来,可要加倍罚你。”宝玉忙喝了杯中的酒,冒雪而去。
李纨随后命人好好跟着。黛玉忙拦住说:“不必,有别人跟着反倒要不来了。”李纨略一思忖,点点头说:“对。”便命丫环将一个美女耸肩的花瓶拿来,盛上水准备插梅。忽然又笑道:“宝玉回来该赏咏红梅了。”湘云忙道:“我先作一首。”宝钗忙阻拦道:“今天说什么不能让你再作了。你都抢着作了,别人都闲着也没意思。回来还罚宝玉,他说他不会联句,今天就叫他自己作去。”黛玉笑道:“这话很对。我还有个主意,不如挑刚才联的句数少的人作红梅。”宝钗笑道:“这话太对了。方才邢岫烟、李纹、李绮三位屈才了,而且又是客人。琴儿和颦儿、云儿三个人也抢了许多句,我们一概都别作,只让她们三个作才对。”李纨听了说:“绮儿也不大会作,还是让琴妹妹作吧。”宝钗只得同意,又道:“就用‘红梅花’三个字作韵,每人一首七律。邢大妹妹作‘红’字,你们李大妹妹作‘梅’字,琴儿作‘花’字。”李纨道:“饶过宝玉,我不服。”湘云忙道:“有个好题目让他作。”众人忙问她有什么好题目?湘云道:“就让他作‘访妙玉乞红梅 ’岂不有趣?”众人听了,都说有趣。
话音未落,只见宝玉笑吟吟举着一枝红梅走进屋来,众丫环忙接过红梅插入瓶内。众人都笑着对宝玉称谢。宝玉笑道:“你们现在欣赏吧,还不知费了我多少心思呢。”正说着,探春递过一杯温酒来,众丫环走上前来帮宝玉摘下斗笠,脱下雨衣,拿到屋外掸掉上面的雪。
此时,各人房中的丫环都来送添加的衣服了,袭人也派人给宝玉送来一件半新不旧的用狐腋下绒毛皮做的褂子来。李纨命人将蒸好的大芋头盛了一盘,又把朱橘、黄橙、橄榄等水果盛了两盘,命来人带回去送给袭人。
湘云先告诉宝玉方才想出的诗题,催宝玉快作。宝玉道:“姐姐妹妹们,让我自己选用韵字吧,你们别限韵了。”众人一见宝玉有些为难,就都说:“随你便作去吧。”
大家一面说着话一面看梅花。只见这枝梅花只有二尺来高,主枝旁有一侧枝斜着纵横而出,约有五六尺长,其间又分出几个小枝,有的如盘龙,有的如僵直的蚯蚓,有的孤枝如削过的笔,有的密集如林,花吐胭脂,香欺兰蕙,众人纷纷赞赏。邢岫烟、李纹、薛宝琴三人都已想好诗,各自在纸上写了出来。众人便依着“红梅花”三字的顺序看去,分别写道:
咏红梅花 得“红”字 邢岫烟
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已笑东风。
魂飞庾岭春难辨,霞隔罗浮梦未通。
绿萼添妆融宝炬,缟仙扶醉跨残虹。
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
咏红梅花 得“梅”字 李纹
白梅懒赋赋红梅,逞艳先迎醉眼开。
冻脸有痕皆是血,醉心无恨亦成灰。
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
江北江南春灿烂,寄言蜂蝶漫疑猜。
咏红梅花 得“花”字 薛宝琴
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竞奢华。
闲庭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
幽梦冷随红袖笛,游仙香泛绛河槎。
前身定是瑶台种,无复相疑色相差。
众人看完,都笑着称赞了一番,又指着最后一首说这首作得更好。宝玉见宝琴年纪最小,却才思敏捷,深感吃惊。黛玉和湘云二人斟了一小杯酒,一齐贺赞宝琴。宝钗忙笑着说道:“这三首诗各有各的好处。你们两个天天捉弄我,厌烦了,现在又捉弄起她来了。”
李纨问宝玉:“你可想出来了?”宝玉忙道:“想倒是想出来了,方才一看见她们那三首,我又吓忘了,等我再想想。”湘云听了,便拿了一支铜火筷击打着手炉,笑道:“我击鼓了,若鼓声停了还没作成,就要罚的。”宝玉笑道:“我已经作出来了。”黛玉提起笔来说道:“你说,我写。”湘云击了一下手炉笑道:“一鼓敲完了。”宝玉笑道:“成了,你写吧。”众人听宝玉吟道:
“酒未开樽句未裁,”
大意是:酒尚未开始畅饮,诗尚未进行推敲。黛玉写完了,摇头笑道:“头儿开得平平。”湘云催道:“快点!”宝玉笑道:
“寻春问腊到蓬莱。”
大意是:冬天寻找春色,即指寻求红梅,到蓬莱仙山。黛玉和湘云都点头笑道:“有些意思了。”宝玉又道:
“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嫦娥槛外梅。”
大意是:不求观音手中净瓶内的甘露水,只为乞求嫦娥门外的红梅。借嫦娥指妙玉,因为妙玉自称“槛外人”。黛玉写完了又摇头道:“凑巧而 已。”湘云忙敲响二鼓,宝玉又笑道:
“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
槎枒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
大意是:离开尘世来到佛门净地折下紫云般的红梅,进入尘世,于寒冷中肩扛红雪般的梅枝回到尘世间。谁怜惜诗人扛梅的肩膀消瘦,衣服上都沾满了佛院里的青苔。黛玉写完,湘云和大家刚要评论,只见几个小丫环跑进来道:“老太太来了。”
众人忙迎出屋来,笑道:“老太太今天怎么这样高兴!”远远看见贾母围了件大斗篷,戴着灰鼠毛皮防风帽,坐着小竹轿,打着青绸油伞,鸳鸯、琥珀等五六个丫环每个人都打着伞,拥着轿子而来。
李纨等忙迎上前去,贾母见了忙命人停住说:“这里一定就是了。”来到众人跟前,贾母笑道:“我瞒着你们太太和凤丫头来了。大雪地上坐着这个轿子没事儿,就没叫她们跟着来踩雪。”众人一面忙着上前搀扶贾母,给她解下斗篷,一面答应着。
贾母来到屋里,一眼就看见了瓶中的梅花,笑道:“好漂亮的梅花!你们也会找乐,我来着了。”说着,李纨已经命人拿来一个大狼皮褥子铺在炕当中。贾母坐下笑道:“你们只管玩笑吃喝。我因为天短了,不敢睡中午觉,抹了一会儿牌,想起你们来了,也来凑个热闹。”李纨又捧过手炉来,探春另拿了一副杯筷上来,亲自斟了温酒,敬奉给贾母。贾母便饮了一口,问那个盘子里是什么东西。众人忙把那个盘子端到她眼前回答说是用酒糟腌制的鹌鹑。贾母道:“那算了,撕点腿肉来。”李纨忙答应了,要水洗手,亲自来撕。贾母又道:“你们还是都坐下说笑我听。”又命李纨:“你也坐下,就像我没来那样才好,不然我就走了。”众人这才依次坐下,李纨本来坐在主座,现在挪到最下边的位置。
贾母问众人做什么事了,众人便说作诗。贾母道:“与其作诗,不如作些灯谜,大家正月里好玩。”众人答应了。说笑了一会儿,贾母说:“这里潮湿,你们别久坐,小心受了潮湿。”又说:“你四妹妹那里暖和,我们到那里瞧瞧她画的画儿,赶在过年的时候应该画完了。”众人笑道:“哪能在过年时就画完了?只怕得在明年端午节时才能画完。”贾母道:“这还了得!哪能比盖这园子还费工夫?”
说着,贾母仍坐着竹轿,大家围随四周,过了藕香榭,穿过一条夹道,东西两边都有过街门,门楼上里外都嵌着石头匾。贾母一行进的是西门,向外的匾上凿着“穿云”二字,向里的凿着“度月”两字。走进西门,在正中十字路口转向进了向南的正门。贾母下了轿,惜春已迎接出来。从院里旁边的游廊过去,便是惜春卧房。门斗上有“暖香坞”三个字。几个人掀起猩红毡帘,已能感觉到温香拂面。大家进入房中,贾母并不落坐,直接问惜春画在哪里。惜春笑答:“天气寒冷了,画布胶性凝涩不润,画了恐不好看,所以收起来了。”贾母笑道:“我过年时就要的。你别偷懒,快拿出来给我快画。”
话音未落,忽见凤姐披着紫色羊毛褂,笑嘻嘻地走进来了,嘴里说道:“老祖宗今儿也不告诉人,私自就来了,让我好找。”贾母见凤姐来了,心中自然是高兴,便道:“我怕你们冷着了,所以不许别人告诉你们。你真是个鬼精灵,到底找我来了。孝敬也不在这上头。”凤姐笑道:“我哪里是因为心里孝敬找来的?我是到了老祖宗那里,见屋里鸦雀无声的,问小丫头们,她们又不肯说,我只好一路找到园里来。我正疑惑,忽然来了两三个姑子,我心才明白。我想这几个姑子一定是来送过年祈福祷告文书的,或是来要每年的香火银子,老祖宗年底的事也多,一定是躲债来了。我一问那姑子,果然不错。我连忙把香火银子给了她们,打发她们走了。现在来禀报老祖宗,债主已经走了,不用躲着了。已预备好炖得稀嫩的野鸡,请老祖宗回去用晚饭,再晚一会儿野鸡肉就老了。”凤姐一边说,众人一边笑。
凤姐也不等贾母说话,便命人抬过轿子来。贾母笑着,扶着凤姐的手上了轿子,带着众人,说笑着出了夹道东门。一看四面白雪茫茫,银装素裹。忽见宝琴披着用野鸭面部两颊附近的毛皮制作的衣服,站在山坡上遥望等待,身后一个丫环抱着一瓶红梅。众人都笑道:“少了两个人,她却在这里等着,那两个也去弄梅花了吧。”贾母忙笑道:“你们瞧,这白雪皑皑的山坡上配上她的这个模样的人,又穿着这件衣裳,后头还有这梅花,像什么?”众人都笑道:“就像老太太屋里挂的仇十洲画的《双艳图》。”贾母摇头笑道:“那画里哪有这件衣裳?人也没有这样好看!”
话音未落,只见宝琴背后转出一个披着大猩红毡斗篷的人来。贾母问道:“那又是哪个女孩儿?”众人笑道:“我们都在这里,那是宝玉。”贾母笑道:“我的眼越来越花了。”说话间,来到那二人跟前一看,正是宝玉和宝琴。宝玉笑着向宝钗、黛玉等人道:“我刚才又去了趟栊翠庵。妙玉送你们每人一枝梅花,我已经打发人送回去了。”众人都笑说:“多谢你费心。”
说话间,众人已出了园门,来到贾母房中。吃完饭大家又说笑了一会儿。薛姨妈也来了,说:“好大的雪,一天也没过来问候老太太。今天老太太还不高兴?正该出去赏雪才是。”贾母笑道:“怎么不高兴!我都去找过她们姊妹们玩了一会儿了。”薛姨妈笑道:“昨天晚上,我原本想今天要和我们姨太太借一天园子,摆两桌薄酒,请老太太赏雪的,见老太太歇息得早,听女儿说老太太心情不大爽,因此今天也没敢惊动。早知如此,我正该请。”贾母笑道:“这才是十月里头场雪,往后下雪的日子多着呢,再破费不迟。”薛姨妈笑道:“果然如此,算我的孝心虔诚了。”凤姐笑道:“姨妈可千万别忘了,不如先称五十两银子来,交给我替你收着,等天一下雪,我就预备好酒,姨妈也不用操心,也不怕忘了。”贾母笑道:“既然这么说,姨太太先给她五十两银子,我和她每人分二十五两,等到下雪的日子,我装作心里不痛快,混过去,姨太太不用操心,我和凤丫头还得了实惠。”凤姐手一拍笑道:“太好了,和我的想的一样。”众人都笑了。贾母笑道:“呸!没脸的东西,还顺竿爬上来了!你不该逗姨太太,她是客,在咱们家受委屈,我们该请姨太太才对,哪有让姨太太破费的道理!你不但不请,还有脸先要姨太太出五十两银子,真不害臊!”凤姐笑道:“我们老祖宗是最有眼色的,试一试姨妈,姨妈若手松拿出五十两来呢,老祖宗就和我分了。这会儿估计不行了,又拿我说事儿,说这些大方话来。现在我也不和姨妈要银子,还要替姨妈出银子置办酒席,请老祖宗,我另外再封五十两银子孝敬老祖宗,算是罚我爱管闲事。这样好不好?”话未说完,众人已笑倒在炕上。
贾母想起在园子说宝琴雪下折梅比画儿上还好看,便又细问起她的年庚八字和家中情况。薛姨妈估计贾母的意思可能是要宝琴与宝玉配婚。薛姨妈心中虽然也愿意,只是宝琴已许给梅家了,但贾母尚未明说,自己也不好解释,随半遮半露地告诉贾母道:“可惜这孩子没福,前年她父亲就没了。她从小儿见的世面倒是多,跟她父母四山五岳都走遍了。她父亲是好游玩的人,加上各地都有买卖,所以带着家眷,这个省逛一年,那个省逛半年,天下的地方走的十之五六了。那年就在这京城里,把她许给了梅翰林的儿子,偏偏第二年她父亲就辞世了,她母亲又得了肺病。”凤姐不等薛姨妈说完,便唉声跺脚地说:“真不巧,我正要做个媒呢,可惜已经许了人家。”贾母笑道:“你要给谁说媒?”凤姐说:“老祖宗别管,我心里看准了他们两个是一对。现在人家已许了人,说了也没用,不如不说了。”其实贾母也知道凤姐的意思,听说宝琴已许配了人家,也就不提了。大家又说了会儿闲话方散。
第二天雪停天晴。吃完早饭后,贾母又亲自叮嘱惜春:“不管冷暖,你都要画去,赶到年底画出来,实在不能画就算了。最要紧的是把昨天琴儿和丫头以及梅花照着模样,一笔别错,快快添画上。”惜春听了虽然感到为难,也只得答应了。
一会儿众人都来看惜春如何作画,可惜春坐在那里只是出神。李纨便笑着向众人说:“让她自己想去,咱们先说说话。昨天老太太让咱们作灯谜,我回家后和绮儿、纹儿都睡不着,就编了两个有关《四书》的灯谜。她两个每人也编了两个。”众人听了都说:“这确实应该作的。先说出来,我们猜猜。”李纨笑道:“‘观音未有世家传’,打《四书》里的一句话。”谜面意思是观音没有传宗接代。湘云接着就猜道:“在止于至善。”湘云回答的这句话出之《礼记.大学》,意思是停止于最善的时候。宝钗笑着对湘云道:“你再想一想‘世家传’三个字的意思再猜。”李纨也笑着随声附和道:“再想想。”黛玉忽然在一旁笑道:“哦,对了。是‘虽善无征’。”“征”有纳彩的意思,就是订亲时男方送给女方的聘礼。所以这句话意思是虽然善却没人下聘礼,娶她,对答“未有家世传”。有众人都笑道:“这句对了。”
李纨又道:“一池青草草何名。”湘云忙道:“这一定是‘蒲芦了’。还不对不成?”李纨笑道:“这次你猜对了。”“名”与“明”谐音,问一池青草为何明亮?蒲芦是长在河边的草本植物,扣“一池青草”,蒲芦开的花穗形状像蜡烛,扣“草何明”。这是《论语.中庸》中的一句话:“夫政也者,蒲芦也。”
李纨又道:“纹儿出的灯谜是‘水向石边流出冷’,打一古人名。”探春笑问:“是不是山涛?”李纹笑道:“是。”
李纨又道:“绮儿出的是个‘萤’字,打一个字。”众人猜了半天,宝琴笑道:“这个意思有点深,不知是不是花草的‘花’字?”李绮笑道:“正是。”众人不解道:“萤与花有什么关系?”黛玉接口笑着答道:“妙得很!萤可不就是草变化来的?”古人认为萤火虫是水草腐化变成的,扣草字头加一个化子,组成花字。众人立刻会意,都笑着说“好!”
宝钗道:“这些灯谜虽好,却不合老太太的意思,不如作些谜底浅显的,雅俗共赏,大家容易猜的才好。”众人都附和道:“还是作些谜底是显而易见的俗物才好。”湘云略一思忖笑道:“我编了一首《点绛唇》词,说的就是俗物,你们猜猜。”说着便念道:“溪壑分离,红尘游戏,真何趣?名利犹虚,后事终难继。” 大概意思说有一种动物,与它住惯的溪谷分离了,来到人间游戏,真有什么趣味吗?名利还是虚的,后事终究难以继续。众人不解,想了半天,有猜是和尚的,有猜是道士的,也有猜是木偶的。宝玉笑了半天,道:“都不是,我猜着了,一定是被耍的猴儿。”湘云笑道:“正是这个东西。”众人问:“前头都好理解,末尾一句怎么解?”湘云道:“哪个被耍的猴子尾巴不是被剁去的?”众人听了,都笑起来,说:“她编个灯谜也是刁钻古怪的。”李纨道:“昨天姨妈说,琴妹妹见的世面多,走的道路也多,你正该编灯谜,正好用得着你的见识。而且你的诗作得也好,何不编几个灯谜我们猜一猜?”宝琴听了,含笑点头,转身去一旁寻思。
宝钗趁此机会也出了一个灯谜,念道:
“镂檀镌梓一层层,岂系良工堆砌成?
虽是半天风雨过,何曾闻得梵铃声!
打一物。”
谜面意思是用檀木梓木镂空镌刻成的一层层楼阁,岂能是优良工匠所能堆砌成的。虽然半天的风雨过去,并没听见风吹雨打寺庙悬挂的梵铃的声响。
众人正在猜时,宝玉也想出了一个灯谜,念道:
“天上人间两渺茫,琅玕节过谨堤防。
鸾音鹤信须凝睇,好把唏嘘答上苍。”
大概意思说有一样物品离天上和人间都很遥远;它身上的竹子乐器声音消失了须小心提防,你必须不间断地抬头注视它鸾鸟的声音和仙鹤的动向须小心凝视,好用那如诉如泣的心声回答上天!
黛玉也想出一个,念道:
“騄駬何劳缚紫绳?驰城逐堑势狰狞。
主人指示风雷动,鳌背三山独立名。”
大概意思说有件物事虽是宝马何必用紫缰绳加以束缚?驰骋于城关沟堑,气势威猛!主人发出指示,宝马便如风雷一样惊天动地,如三鳌山一样独自立下了大名。
探春也想出了一个,正欲念时,宝琴走过来笑道:“我从小儿所走过的地方,看过的古迹确实不少。我今天挑了十个地方的古迹,作了十首怀古的诗。诗虽粗陋,却是缅怀往事,又隐含十件俗物,姐姐们请猜一猜。”众人听了都说:“这灯谜真是讨巧,写出来大家看一看。”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