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看前面的总结,看到老师的评论,意识到自己明白不代表他人明白。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为什么会这样呢?
准备记下上午电话某领导时挂了电话又想起漏了一件事情没交待的具体内容时
这句话想表达的意思是:我在写简书时,只记得放生了这件事情,但不记得具体的内容情节。写出来的句子却是一个状语(其中还套了状语),难怪不好理解。
修改后
我只记得“2分钟内给同一位领导打了两通电话通知一项工作的两部分内容”这件事,
明确了主谓宾、把回忆的场景用引号标注出来,这样断句就清晰多了。
老师看了,改成这样
2分钟内给同一个领导打了2次电话,沟通了同一件事情的2个细节。
这样更易懂了。
以后如何避免类似这样表达不清的情况了?
1、正常情况下,一句话(,。)之间,不要超过30个字,否则中间要有逗号。尽量用简洁的语言说清楚,少用长句
2、写完文章读一次,如有读不顺的句子,用语法分析一下,换一种表述方式
3、不出现有歧义的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