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不打算写什么了,因为心里隐隐约约的难受找不出原因。
可能是最近老在看鲁迅先生的作品。
最让我忘不了的,是阿Q,具体来说是那个演阿Q的人。
关于文字性的东西,没有看过三五遍,我定是不会对它有什么深刻影响的。而如果有,我会再去找它的相关资料,比如文献评论,比如背景故事,比如电影电视剧。
在看严老师的阿Q后,就一个结论:我想,这辈子我是摆脱不了了。
我摆脱不了别人嘲笑阿Q时我的愤怒。当阿Q被打时,旁人在一边笑,一边加油喝彩,我不懂得这样的人情味到底是什么。
我也摆脱不了阿Q欺软怕弱的丑样子。钱少爷打他,赵大少爷打他,他总是悄声挨打;可是他却转而欺负比他弱小的小尼姑。我不懂为什么他们都不知道换位思考。
我一边讨厌阿Q的精神胜利法,却一边细数自己以往同他的相似。
比如他被打时会说打人的是儿子,他被揍后会给自己两耳光让自己也尝尝打人的滋味儿。而我,此刻总是惊人地想到以往别人打时说的“你打吧,我不还手,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我痛你也痛,你手不痛,心终有一天也会愧疚”这一句何其相似!
比如他被人瞧不起时,他会觉得是那些人不配让他放下身份和他说话。而我,在明明比自己优秀的人面前,自卑式地安慰自己:“切,优秀他们的,关我甚事?”
他也是个十足的无赖。当他跳进尼姑庵偷萝卜被发现的时候,被问怎么来偷萝卜呢?他却说:“这是你的?你能叫得他答应你么?”而我,却也在生活中耍这样““这是你的?你能叫得他答应你么?”的游戏,曾一度以为,那是自己的聪明。
在阿Q终于要革命的时候,我一边欣慰一边咒骂。欣慰的事,他竟也终于想到要给自己找一条“对”的路了;咒骂的是他竟然也只是目光短浅的想要报复那些以前欺压他的人。正如他说的“我喜欢谁,就是谁。”
我讨厌阿Q的自我安慰,自我麻痹,目光短浅,欺弱怕强。
可是,当他被冤枉,被欺骗,被强制的作为偷东西的罪犯,在囚车里游街的时候,他的由慌乱至渴望求救再到逐渐认命时的眼神,他的想张却终于没说出话的嘴。
此刻,我又是同情他的,怜悯他的,我希望可以有谁能帮他说说话,或者帮他作证,或总该说句关心的话的。在他看到“古轩亭口”字样的时候,他的害怕,他的挣扎,让我觉得我该是喜欢他的真实,反抗,顽强的。
他不该这样悲惨!
可是,拐谁呢?
是没有总是欺压搜刮阿Q的地保?
是打了阿Q的钱大少爷?
是拒绝了阿Q的吴妈?
还是那总欺压冤枉阿Q的赵老爷一家和判死刑给阿Q的官老爷?
又或者是那些个嘲笑阿Q甚至到阿Q枪毙时也不断吆喝着叫给唱一个儿还大声叫好的城里人?
我找不到谁了,我找不出是谁了,又或者,该怪的是阿Q自己?
怪他自己的命不好,或者怪他自己的劣根性?
或许,该是要怪那个吃人的世道!
可有时候,我总觉得,我发现好多阿Q的影子,有时,自己身上也看得到。
这世道究竟怎么了?
那个把阿Q演活了的人去世了,可是还有好多的阿Q们还在,只是似乎他们从不问:
“这世道究竟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