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最根本的能力到底是什么?
1.内核稳定。换句话说就是允许一切发生,专注自身,尊重所有人的生活方式。
内核稳定的人一般目标感很强或者足够平静,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做很多事情也就更加高效和完善;相反地,内核不稳定的人容易毛躁,焦虑不安,遇到一点挫折,就把自己变得一蹶不振,给自己施加不必要的压力,然后让自己变得不堪重负。
2.始终认为翻篇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
总是抓着过去的事情不放,对那些受过的委屈耿耿于怀,在那些根本无法改变的人和事上消耗自己。可人不能总被困在过去,日子总归是向前走的,该学会的是自己从泥潭里走出来,从失望中吸取教训,勇敢的翻篇,去奔赴更值得的事情。
3.钝感力+屏蔽力=人生无敌
不要去窥探别人的生活,也不要去揣测别人的想法,更不要陷在过去忧虑未来,任何引起你内耗的人和事,多想一下都没必要。 把时间和精力还给自己,在声色名利中守住本心,在世俗目光里信步前行。
翻译:关我屁事+关你屁事=岁月静好 因为顶级的能力是屏蔽力,任何消耗你的人和事,多看一眼都是你的不对
4.不轻易被外界影响,而偏离自我的能力。
“身边的朋友都脱单了,我是不是也要找个对象了“、”大家都在玩手机,那我刷下抖音也没事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轨道,你盲目跟随别人的脚步,最终只会乱了自己的节奏。
做事前,不受外界影响,不人云亦云,多听听自己最真实的想法,你会成为一个更有主见、更有人格魅力的人。
5.一切只需向内求。
很多事物的原因都是由于自身的匮乏,比如得不到的爱。成年人的自我状态下,你能合理去计划,考虑,决定和行动。遇到了问题就想着去解决,开始去开导自己,开始去了很多地方,开始主动与人打招呼,开始清除掉不必要的东西,开始自己去做出每一个决定,开始为每一个决定拼尽全力。
6.拥有强大的执行力。
仅仅单方面的输入,并不能帮我们产出结果,真正能做出结果的是行动。就像你今天多赚一些钱,那你就离买车买房更近一步
好的输入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多经历,另一种是多积攒信息差,然后去复制别人的成功经验
7.沉浸式阅读的能力。
相比碎片式阅读,沉浸式阅读更加重要。 看5篇爽文,比看一篇深度文要容易;刷100条微博,比看一本书更容易。人本质好逸恶劳,但这种惰性也是最危险的。 回想一下,铺天盖地的碎片化阅读,你又能记住多少?有多少是真的被你装进大脑里的呢?
你花1个小时读几十页书,花一周时间读完一本书,跟你每天都花2小时刷手机,在琳琅满目的碎片信息中汲取知识,短期来看,似乎刷手机得到的知识更多,但长期看来,碎片化阅读的数量远远不及沉浸式阅读的质量。
沉浸式阅读能快速降低内心焦虑,也是拓宽眼界、提升思维的利器。
8.持续深耕一个领域的能力。
毕业三年,换了三四份不同的工作,别人已经在自己的岗位上攀升时,你却还在从新人开始。
有些人想考教师资格证,买了一大堆备考资料,没学多久,又想着考公务员会不会更好,于是就把它丢在角落里积灰,转而买了其他学习资料。
可也没坚持多久,觉得艰难又枯燥,依然学不进去,然后陷入不断选择、不断放弃的恶性循环中
选择多不是半途而废的理由,无法在同一件事上坚持才是原因。 浅尝辄止,永远只能是个外行人;唯有在一个领域深耕细作,才能收获外界给予的荣誉和回报
9.定期复盘、自我反思的能力
很多人活得不明不白,时间往前走,人却没什么进步。 大学毕业,却发现自己似乎什么都没学到;工作几年,也依然面临着职业危机
想走出这种瞎忙碌,糊里糊涂过日子的怪圈,最好的方法,就是要定期复盘、自我反思
复盘是以局外人的角度推翻重来,及时进行【深度复盘】,比如你工作学习中遇到的阻碍、解决问题的方法、收获等,才能不断修正错误方向,朝着正确的道路迈进。 除了复盘,还要学会“日常反思”。举个例子,你的工作做不好,是自己的失误,还是受其他因素影响?深入内里地分析,你能更清楚自己的定位,日后在工作中才会表现得更出色
当你开始有意识的定期复盘,并且自我反思的时候,你的成长轨迹和方向,一定会更清晰明朗,也会活的更加通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