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相信很多人对《周易》的印象是: 难懂、复杂、算卦、迷信……
也有一部分人明晓《周易》能够传承千年,是为帝王术,自有其合理之处。
《周易》即《易经》,其区别争议暂且不论。
下面,笔者就借文章开头引自《送东阳马生序》的一段文字,不揣浅陋来说道说道《周易》对于我们今天的意义——以标题“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为例。
《周易》第四卦:【蒙卦】
蒙 : 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
通俗解释
亨通。不是我有求于愚昧之人/幼童,而是愚昧之人/幼童有求于我;第一次向我请教,我有问必答,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没有礼貌地乱问,则不予回答。利于守正道。
情景还原 : 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
第一次占筮(神灵)告诉了他,他轻慢不敬的再三占筮,(神灵)就不会告诉他。
蒙,卦名。
这里“童蒙”是指幼稚无知、愚昧求教的人。
正道不失,利守正道
求教者当自知,施教者当守道。人应当掌握事物的主动权和底线,“不懂就要问”是对于求教者,而并非绑架施教者或老师的义务,“不懂就要问”和“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并不冲突。
以上所说均适用于今天,且特意指向一些心浮气躁、不尊重师长/施教者、自以为是之人。
同时也提醒人们应当掌握事物的主动权和底线,拒绝道德绑架。
引申参考
蒙卦讲述人类在社会上寻求教化、脱离蒙昧的活动。按照《序卦》的解释,天地之后有万物,万物初生乃屯卦之象,人乃万物之精灵,万物生长的过程就是不断被教化,脱离蒙昧的过程,蒙卦应运而生。
蒙卦俗称山水蒙,上卦是艮卦,艮为山。下卦是坎卦,坎为水。有山有水的地方才是万物最适宜的生长环境。山水是天地之间六合之内的精华,是六合的代表,“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是上古人们确定方位的“指南针”。从这个角度看山水,山水可谓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同样的道理,山水也是人类逐步进化,走向文明的基础。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揭示出教育的真谛。我们都知道,内因起决定性作用,外因起辅助性作用。教育的作用恰好是童蒙(学生)是内因,学生主动学习,才能够事半功倍,学生被动学习,无论老师具有多大的魔力,充其量也只能是事倍功半。
蒙卦主旨是教育,为何又扯上“筮”呢?因为教育的鼻祖起源于春秋末期的孔子,孔子之前的教育只是皇室贵族的“奢侈品”,普通百姓是享受不到学习文化的待遇。皇室贵族的教育其实也很有限,主要是通过“卜筮”进行教育,因为“卜筮”传达了天气、自然灾害、节气、王室各种重要活动,等等。其它的教育内容就非常少了,当时的文字也很少,一个字表达的含义相当于现在的一句话甚至是一段话,文字掌握在“卜筮”官手中,商周王朝的有些天子未必认识这些字,更别说其它贵族了,普通百姓更是一无所知。
现在公认卦辞是文王所作,文王把阐述教育的蒙卦和“筮”联系在一起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文王辞中的“蒙”就是“筮”,“筮”就是教化,二者同理异语而已。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