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春天的微雨,夏风又带来旖旎。
在伊河水下沉睡了两个季节的水草,终于捱过了她的沉寂,再次泛出新绿。
去年秋天没有来得及收的玉米杆露出水面,又重见天日,乍一看,像极了成熟的芦苇。
你从来都不要低估这片湿地的生命力!瞧!星星点点的绿,几天一个样儿,几次路过,都不由驻足。那些绿,似乎是太不满足于星星点点,非要在这幅水墨画上添上几笔,一团团一簇簇怒放!
东关大桥不远处的一片柳,只露出几个枝头在水下倔强地生长了一个冬天,此时,她们也不负这温软的风,全部浮出水面泛着油油地光鲜来,只是被四周溢满的水阻隔在一片孤岛上,可她们并不寂寞,树下,绿毡铺地,几只羊正在不紧不慢地享受美食,几个牧羊人悠闲地抽着烟,他们偶尔也会看边上垂钓的人,或者低头瞅一瞅他们在水边一动不动坐了一下午的“战果”,但更多的是盯着那些小羊,说笑着什么。这是个充满希望和收获的季节,当年的“五柳先生”看到此情此景,也会欣然感慨吧:箪瓢屡空又何妨?宴如也!此番情景,把思绪带到很远……
十几年前,陆浑湖的水似乎还没这么大。每天放学后,从西边校门出去,绕过聋哑学校,我们三三两两自行到伊河边,走路或跑步。有时,调皮的男生从河边抓来鱼、河蚌、螃蟹,拿到教室炫耀一下。女生们则三五成群,聊聊班里的男生、女生或老师,当然更多的时候我们说琼瑶阿姨或席绢姐姐,我们爱极了小说里霸道总裁爱上灰姑娘的故事,那时,几乎每个人都做着一个公主梦,现在想想,正是这些,才给了我们青春最美好的幻想,也丰富了我们枯燥单调的学生生涯。
十几年前,东关桥下通往县城的小路,分享了太多有关我们青春岁月的酸涩和欢喜。越过一片杨树林,走过小溪,再翻过一段老城墙的残砖断瓦,打老城慢慢悠悠地走过,一路上分享着我们的小心思,说笑着我们那些年少的时光。这个季节当然要提一下学校旁边的草莓园了,三三两两偷偷溜出校门,摘上一斤新鲜的草莓,边吃边聊,是最美不过的事。
初夏,也是我们收信的好季节。没有手机,没有电邮,没有淘宝,没有微博,我们跟外界的联络,全凭借这一纸信件。每周三中午或下午放学,邮递员会把信送来,每个人都雀跃着、期待着,那时,大家都很真诚认真地写着每一封信,当然,收信与否取决于你写信的多少,收的信也来自四面八方,打开精美的信笺,闻着文字散发出来的清香,带着些惊喜,偶尔没有信也会羡慕和失落,想来,这是多么美好的一段记忆呀!
近二十年的光阴过去,如今,每天走在这条路上,东关桥下的杨树林已不复存在,替代的是即将到来的城郊的繁华,伊河水边的麦田也被雨季的水淹没地了无踪影,我的那一群孩子正在经历我曾经的那些岁月,有学生生涯里的小确幸,有青葱年华里的小忧伤,有对即将到来的高考的焦灼和憧憬,经历着我曾经的那些心境,我很幸运,曾经来过他们的青春,伴他们走一段路程,期待六月凤凰花开的路口,他们能收获满满的芬芳。
蓝天,白云,一汪碧水。陆浑湖,伊河水承载了太多年少的故事,也成就了很多人的梦。在这充满生机的季节里,期待与这风撞个满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