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路漫漫,好书常相伴。
大家好!欢迎来到本周语音分享时间。我是心若向阳。
当我们成为父母,当我们看着怀中嗷嗷待哺的小婴儿逐渐长大,当我们的孩子开始和家庭、和社会进行对话,你是否感受到过孩子带来的各种挑战:不好好吃饭、不专心做作业、不肯与伙伴分享、早上起床困难、动辄哭闹喊叫、喜欢动手打人、沉迷电子产品、做事拖拖拉拉……
当面临这些挑战的时候,你是强制管理还是苦口规劝?是妥协迁就还是忽略不计?又或者是在上述各种态度中来回摇摆无计可施?
如果你的问题是YES,那么这本书可能会给你答案。
这就是我今天要分享的书本,名字叫《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书本的作者海姆.吉诺特,是美国一位临床心理学家、儿童治疗专家以及家长教育专家,他所著的书本《孩子,把你的手给我》、《父母和十几岁的孩子》、《老师和孩子》等书本,彻底改变了父母、老师与孩子之间的关系。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以31种语言畅销全世界,在过去的30多年中,本书已经帮助全世界数以百万计的父母改善、加强了与孩子的关系,是父母和教师日常必备的手册。
书本一共分成十个章节,传授了70+个与孩子实现真正有效沟通的实用指南。借助这本书,作者希望父母能够学会如何管束孩子而又不让孩子觉得丢脸,如何批评孩子而又不让孩子遭到贬低,如何不加批判地赞扬孩子,如何发怒而又不伤害孩子,如何承认孩子的感觉、认知和观点,而不是和孩子争论。学会如何对孩子做出回应,才能让孩子学会相信自己的内心,才能培养孩子的自信。
今天我主要分享以下六点。
1.好的父母需要技巧,需要学习。作者说父母不仅要有一颗爱孩子的心,更要懂得如何爱孩子。父母可以帮助孩子成为一个品质高洁的人,一个富有同情人,敢于承担责任和义务的人,一个有勇气、充满活力、正直的认,光有爱是不够的,洞察力也不足以胜任。好的父母需要技巧,需要学习,父母需要学习爱的技巧,需要有富有同情心的语言,需要一种萦绕着慈爱的语言,需要能够传达感情的语言,需要能够改变情绪的回应,需要能够鼓励善意的句子,需要能搞导致领悟的答案,需要能够传播尊重的回答。如何获得并使用这些爱的技巧,就是这本书主要内容,它可以帮助父母把期望的目标转变为每天的实践。
2.作者提出责任感来源于最高的价值观。责任不可以强加,责任感只能从内心产生,由从家庭和社区中吸取的价值观中慢慢培养和指导。价值观不可以直接传授。孩子只会从那些被他们爱戴、尊敬的人同化,通过模仿,孩子们吸收了他们的价值观,并成为孩子价值观的一部分。所以,想要让孩子有责任感,首先父母要有高的价值观。
3.专注、敏感的聆听可以让孩子感觉好从而做得更好。作者说,智慧的起点是聆听。有效专注的聆听可以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想法受到重视、有价值,从而给孩子自尊,让孩子感觉好,所更有效地处理身边的人和事。
4.父母需要把孩子当成客人一样对对待,相处时候需要彼此尊重。尊重是一切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
5.如何做到不伤人的发怒。只要三个步骤,一是承认与接纳发怒的事实,在跟孩子打交道的时候,我们有时候会发脾气。二是我们有权利生气,而不必为此感到内疚或者愧疚。三是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我们有权利表达愤怒的感觉,只要我们不攻击孩子的人品或者性格。
6.对待谎言的策略有四点,一是允许孩子说出真相,对谎言真实的意图表示理解,从谎言中获得的信息可以帮助孩子分辨现实与希望之间的区别。二是对于那些已经知道答案的“问题”,就不必再提问了,简洁陈述事实并提出父母的价值观就行,避免孩子被逼撒谎。三是避免问为什么,而是带有共情的陈述。四是,不要把孩子叫做小偷或者说谎的孩子,或者预言一个不好的结局,这点很重要!!!
这是我今天分享的书——《孩子,把你的手给我》,总结起来,今天我分享了6点内容,一是父母需要学习爱的技巧,二是父母要有高的价值观从而引导孩子高的价值观,从容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三是智慧的起点是聆听,四是父母与孩子相处要相互彼此尊重,五是发怒的时候不攻击孩子的人品或者性格;六是对待谎言,不必问为什么,简洁陈述事实并提出价值观就行。
最后希望这本书能够给您和孩子的日常生活带来欢乐、和谐与爱~~。
我是心若向阳,分享完毕,下周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