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来自百度百科)
国风·郑风·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是《诗经·郑风》第20篇。全诗二章,每章六句。为先秦时代郑地汉族民歌。写一个男子在野外遇上了他思恋已久的女子,心中无比高兴,并和女子躲藏起来幽会。《诗经》是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作品名称:诗经·郑风·野有蔓草
创作年代:先秦
作品体裁:诗
作者:佚名
作品出处:《诗经》
译文赏析
《诗经》篇章
原文
漙音团 圆也 露珠团圆也
野有蔓草,零露漙(tuán)兮。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ráng)。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邂逅相遇,与子偕臧(zāng)。
注释
野:郊外田野。
蔓:茂盛(màn)。
零露:1、降落的露水。2、比喻容易消失的事物。
漙:音团(tuán),形容露水多。
清扬:形容眼睛清澄明亮。
婉:美丽。
邂逅:没有事行相约,碰巧相遇。
适:适合。
瀼:音瓤(ráng),形容露水多;瀼瀼:露水多的样子。
偕:同;臧:音脏(zang)善,好。偕臧,相爱。
译文
野外野草滋蔓,露水成珠圆圆。
有位美丽人儿,眼波顾盼生香。
有缘不期相遇,真是合我心愿。
野外野草如茵,露水密密晶莹。
有位俏丽人儿,纯如水波飞扬,
不期让我遇到,把乐和我分享。
赏析
《野有蔓草》描写一对青年男女在田野间不期而遇,自然结合的情景,表现出内心的无限喜悦。诗以田野郊外,草蔓露浓为背景,同时也是一种象征,情长意浓,男女相遇,自然情景交融,人不期而遇,情也就不期而至了。宋代的朱熹就解释得好:“男女相遇于田野草蔓之间,故赋其所在以起兴”,“言各得其所欲也”。郊野蔓草青青,缀满露珠晶莹。有位美丽姑娘,眉目流盼传情。有缘今朝相遇,令我一见倾心。郊野蔓草如茵,露珠颗颗晶莹。有位漂亮姑娘,眉目婉美多情。今朝有缘喜遇,与你携手同行。
这是一首求爱的情歌,表达了纯真朴实的男女之情。一个男青年在露珠晶莹的田野,偶然遇见了一位漂亮的姑娘,她有着一对水汪汪的眼睛,小伙子为她的美丽着了迷,高兴得了不得,马上向她倾吐了爱慕之情。这首诗所反映的男女结合,是非常直率朴实的。这种求爱方式的原始、直接和大胆,反映了当时的婚姻习俗。
当然,我们也可以认为它是一曲抒情曲。可以认为是一个小伙子在想象:在那美丽的山野上啊,我遇到一位美丽的姑娘;她的眼睛大又亮啊,仪态万千又大方。我要和她共结连理,携手柴桑。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远古时代,基本上还没有大的城市聚居地。人们主要的生产活动都在户外,无论射猎、采集、砍伐。所以诗经大多数情诗写的都是户外的场景。
全诗共两章,每章六句,两句一层,分别写景,写人和抒情。典型环境,典型人物与典型的感情描写也与全诗的结构配合恰到好处。
[1]
参考资料
[1] 国风·郑风·野有蔓草鉴赏.古诗文网 [引用日期2019-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