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条新闻席卷网络,就是沙特王子因杀人被判死刑。
网络上开始议论纷纷,不少人开始愤愤不平地说,要是在中国,肯定是什么保外就医、精神病等等,也有人说这只是说明沙特王子太多,这个王子又没啥权势。
看一个问题,我始终倡议积极有利的思维。沙特王子被处决,给我们普通人带来什么思考,或者有什么启发?
我想到了雨果在悲惨世界的一句名言:多一座学校,就少一座监狱。说得太好了,教育的好坏一定是和社会犯罪率的高低紧密相关的。
所以,马克吐温也说:你每关闭一所学校,你就必须开设一座监狱!
现实生活中,这被体现得淋漓尽致。我曾经去过少管所,这些未成年人都是犯过事的,很多人都会觉得他们特别坏,包括我刚开始的时候。
然而,当我了解了很多人的情况后,我发现,每一个人的背后都有善良纯真的一面。
几乎每一个少年犯,小时候都有一段灰色阴暗的经历。
有的是家庭夫妻关系不和,争吵不断;有的家庭一直存在暴力,并且被暴力对待;有的则是从小溺爱放纵,变得无比自私任性。各种情况都有。
然而,孩子的问题,如果能够及时挽救,根本不是问题。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就是一个很好的阐述和说明,另一部电影《心灵捕手》则更加具体地讲述了一个叛逆少年的转变。
影片围绕着天才少年威尔、蓝勃教授以及心理学家桑恩三个人物之间的关系展开。威尔曾多次因为偷盗、打架等事件入狱。
一般人也许都会觉得这是一个无可救药的孩子,然而,影片中,桑恩最后从档案中发现,威尔从小是一个孤儿,后来被送到一个寄养家庭,并在寄养的家庭中,他受到了严重的家暴。
故事的开始,源于蓝波勃教授出了一道数学难题,让所有的学生去挑战,然而没有一个学生解决。
但是,黑板上竟然有一个正确的答案,最终,蓝勃教授发现竟然是学校的一名清洁工解答的。
蓝勃教授很欣赏他的天赋和才能,想要帮助他,然而,威尔是一个叛逆的少年。直到因为被起诉面临牢狱之灾,他才很勉强地答应蓝勃教授。
虽然答应接受心理咨询,但是,找了几个咨询师,都无法走进威尔的内心,最终都不了了之。最后,蓝勃教授想到了自己的好友桑恩。
心理学家桑恩给予了威尔充分的接纳和关怀,即使威尔出言不逊,侮辱了他去世的妻子。桑恩打完后,依旧愿意帮助威尔。
影片最后,桑恩对威尔重复着一句话:孩子,这不是你的错。当桑恩坚定地说了几遍后,发现威尔崩溃了,失声痛哭。
而这失声痛哭的背后,威尔终于释放了内心积压多年的情绪。
这是一部非常经典的电影,你也可以抽空看看。影片中的威尔是现实生活中很多叛逆孩子的代表,尤其是很多缺乏心灵滋养,遭遇家庭暴力孩子的代表。
如果没有桑恩的耐心,无条件的接纳,至始至终的帮助,威尔的后半生很可能就在监狱中度过,甚至像沙特王子一样被处决。
孩子的世界,如果有了足够的爱和滋养,生命一定像花儿一样绽放。然而,如果教育不当,监狱就是教育废品的回收站,法律就是教育报废品的粉碎机!
我是华勇,青春期教育问题第一杀手,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萨提亚家庭治疗师,亲子沟通杂家。我信奉的原则是有效才算重要,会爱才是真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