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在朋友圈里看到有些朋友晒出的阅读记录,每年阅读100本书,有的甚至300本,收到不少朋友的点赞与羡慕,觉得这样的人好励志,好厉害。
随着现在互联网的发达,有太多方式可以让自己轻松的获取知识,很多朋友晒出每天听一本书,参加名人的线上课,参加各种学习社区,整个朋友圈都是励志满满,让人觉得只要自己持之以恒,就肯定有所成就。
可惜这只是给大家的一种错觉。现在的科技与信息虽然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学习上的方便,但我们大脑运作模式却跟不上现在的节奏,这种快速,简便,轻松的方式使人们避难趋易,急于求成的天性得到放大,深深地损耗着深度学习的能力。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也是像打了鸡血一样,要求自己每天必须阅读3小时书,每天洗漱时间就听每日资讯,跑步的时候就听时间管理的音频课,上班通勤时间也在喜马拉雅听自律方法论,感觉自己每天把时间排得满满的,如此努力的学习,自己都被自己感动着。
可隔一段时间发现,自己读了哪些书的书名都不记得了,更不用说里面的内容了。自律方法论也听完了,但还是该刷手机刷手机,该8点起床还是8点起床,周末也从来没有吃过早餐。这就是缺乏深度学习带来的结果。
何为深度学习?
学习分为两种:一种为主动学习,一种为被动学习
被动学习:如听讲,阅读,视听,演示,这些活动学习内容平均留成为5%,10%,20%,30%。
主动学习:如通过讨论,实践,教会他人,讲被动学习的内容留存率提升到50%,75%,90%。
就拿我们现在用得最多的学习方式“阅读”为例,当前很多听书产品,读书达人用几十分钟就解读一本书的精华内容,我们一天就可以听一本,一年轻松听完300本,这种便捷新颖,浓缩干货的学习方式看起来轻松高效,实际是处于被动学习的最浅层。
好一点就是读原书,但读完从不回顾,思考,只满足输入的过程,这种学习留存率也很低,可能几天过后就想不起来自己读了什么。
还有就是自己阅读,也做读书笔记或思维导图,但有时候就是直接把书中内容梳理罗列一次,似乎对全书知识了然于胸,却不知道自己只是做了大自然的搬运工。
更深一层那就是读完过后再生活钟去实践书中的道理,哪怕是那么一两点再生活中起了作用,让生活发生了改变,这也是很了不起的了。
从知道到做到是一种巨大的进步,然后自己知道是一回事,让别人知道更是一回事了,教会别人这是最难的了,必须动用你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解释新学到的知识,当你能够把新学的知识解释清楚的时候,就意味着你已经把它纳入到了你自己的知识体系,达到了可以教的水平,就有可能创造出新的知识。
所以,先逼迫自己获取高质量的知识,再用原有的知识与新知识深度缝接,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去教会他人,这就是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分为三个步骤:
①获取高质量的知识,
②深度缝接新知识。
③输出成果去教授。
如何进行深度学习?
这样的学习必然要放弃快学,多学,要耗费更多的时间,面临更难得处境,尽可能得获取并亲自钻研一手知识,比如我们读经典,读原著,经典得一手知识是经过时间沉淀,值得我们精耕细读。
所以我们要放弃每天一本,几分钟读完得高效阅读,虽然这些方法能带给我们一些干货,但终究是支离破碎,被人咀嚼过的,自己钻研虽然非常辛苦,但能感受到深度理解产生的快感。
读书这件事不要找人别人代劳,吸收被别人咀嚼过的东西,长远来看,自己终归要有挖矿的能力。
尽可能用自己的话把所学的知识写出来,每读完一本有价值的书就用写作的方式把作者的思想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尽力结合自己的经历,立场去解释,而不是简单的把书里的要点罗列。
只有做到知识转换才能用旧知识体系对新知识体系进行深度缝接,我们只取打动自己的观点,其他观点可以放弃,及时他们很有道理,再有机会花足够的时间再去学习,打磨。
反思生活,学习不止读书,生活经历同样可以被深度学习,在《好好学习》这本书中看到过这样一句话:“人与人的差距不是来自年龄,甚至不是经验,而是来自于经验总结,反思和升华能力。”反思说简单点其实就是复盘。
受这句话影响,所以现在我也在每天晚上对白天所有工作与经历做一个简单的复盘,每周,每月也会做一个复盘,有时候每天的其实就是简单的几句话,有时候周与月的就会写得多一点。
深度学习有哪些好处?
深度学习可以让我们不再浮躁,能磨练意志,跨界能力得提升。在《你得生命有什么可能》一书提起,人的能力分为知识,技能和才干,知识是不可能迁移的,比如一个医学界的教授,也有可能不会做衣服,技能有70%通用技能,30%专业技能,有些可能有迁移性。
而到了才干这一层面,职业之间的局限就完全打破了,这就能够看出有些人为何这么容易就跨界了,当你通过深度学习掌握了某些才干,到什么领域都是非常适用的。
深度学习能让人产生更多的灵感,
很多科学家都是依靠深度学习产生的灵感,而创造出很多未知的事物,我们虽然不是什么科学家,但深度学习也会让我们更大概率获得意外惊喜。
很多友友会说,你说这么多深度学习的好处,那我们没时间来研究这么多,以后是不是就不听书,不去阅读看书了,彻底的拒绝那些知识专栏,其实没有必要哈,因为深度学习与浅学习并不冲突的,浅学习还是有它自己的价值,我们只是不要把这个权重搞反了就好,不要把成长的需求全部寄托在浅学习当中,专注于深度学习,同时也要进行浅学习。
选择一些值得关注的人,和他们保持联络,他们释放出来的价值会引领我们走向更广阔的天空,但无论如何还是要自己去读,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做,只有行动了才能改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