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朱理学的“理”
上面我们讲了“理”的来源,现在讲一下“理”的概念,即“理”是什么。
程朱理学的观点,与西方思想界 新实在论 的观点类似,后者认为,在数学这门学问产生之前,数学中所讲的道理已经存在了。[注]
[注 正如我们都说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而不说牛顿“发明”了万有引力定律。]
把前面我们讲到的横渠先生与康节先生的观念结合起来,就类似柏拉图及亚里士多德所讲的事物的“形式”与“质料”。程朱对此讲得也非常清晰,他们与柏亚二人一样,认为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能存在,必有其所依照之“理”。
有一“物”,则必有一“理”。但有一“理”,则不必于当下现在就一定有其所对应的“物”。[注]
[注 假如恐龙A对恐龙B说:将来我们会灭亡,地球上将会出现名为“人类”的物种,我之所以敢这么说,是因为我发现了“人之理”,在条件成熟之时,“人之理”必然实现。
恐龙B则说:你特么有病吧。
然后恐龙A就被拉到“非正常恐龙研究中心”隔离,从而被边缘化,自生自灭了。]
程朱的“理”,相当于“形式”;与“质料”相对应的概念,程朱名之曰“气”。
程朱还讲了“形而上”与“形而下”。这两个词,源于《易传 * 系辞上》:“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程朱理学体系中,“形而上”类似于西方哲学所讲的“抽象”,“形而下”类似于“具体”。
“理”乃“道”,是形而上的;“物”是“器”,是形而下的。
在程朱看来,“理”是客观存在的,无论现实世界中有没有其对应的“物”,也无论现实世界中是否存在人类,更无论人是否知道它。
## 程朱的精神修养方法
伊川先生的精神修养方法见于他的一句名言:涵养需用敬,进学在致知。
“敬”的意思是 严肃、真诚、心不分散。
明道先生也认为,为学之人必须首先意识到万物本是一体,“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
无论理学还是心学,都十分看重这个“敬”字,以之作为精神修养的关键。
濂溪先生强调“静”,他的两位学生则强调“敬”。以“敬”取代“静”,标志着宋明道学在精神修养方法上与佛家禅宗的正式剥离,也标志着儒家的进一步发展。
之前我们讲过,禅宗提倡“不修之修”,虽然不拘修行的形式或者手段,但其依然强调修行还是要下一番工夫的。
虽然目标是无心,但在达到这个目标以前,还是要“有心”的,否则无法做到下一番工夫。
但何谓“有心”,禅师们则未提及。濂溪先生主张“静”,可也未着重讲更多。程朱则主张“敬”,这样便把修行修养所需要的工夫是什么讲得更清晰了。
但何谓“敬”?关于“敬”具体又是什么,在这个问题上,理学心学便产生了争论,后面细说,此处略过。
## 陶冶感情的方法
圣人“有情而无累”,他心如明镜,无求无待;物来顺应,心无挂碍。[注]
[注 “心理治疗”、“情绪管理”、“精神内耗”,是现代人常挂在嘴边上的词。
老话说得好:“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自私自利的小人,与志于道的君子,在心理状态、精神境界上肯定是不一样的。
过于看重个人利害得失,肯定会为其所累。路走歪了,即使花再多的钱,下再多的功夫,也是无法体验到“心安理得”、“天人合一”的极乐的。]
宋明道学家也很重视陶冶感情,他们主张要将感情与私己(私欲)剥离。[注]
[注 所谓“存天理,灭人欲”,其中“人欲”二字,最容易被人误解。
“食色,性也”,饮食男女之事,本来并不接受道德审判,你吃个饭造个人而已,能说你道德或者不道德么?
此处“人欲”二字其实说的并不是寻常的饮食男女的本性或者本能,而是说不加节制放任自流的心理倾向。
“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所以要“把权力关进笼子”,所以要“灭人欲”,“依法治国”,“克己复礼/理”。]
明道先生认为,圣人也有快乐与痛苦,但与私人儿女情长的苦乐不同,圣人无私,他的苦乐是对外界事物如实观照的结果,当外界事物变化时,他的苦乐也会即时随之变化,并不会有所“挂碍”。
比如“见孺子将落井”之时,他的第一反应是冲过去抢救孩子,如果救回了孩子他自然感到快乐,如果失败孩子落井而亡他自然也会感到痛苦。但因为他并非是出于个人利害得失才选择救孩子,所以无论结果如何,事过之后,他的感情又复归于平静,并不会陷入其中,无法自拔。[注]
[注 情感,是刺客的第一大忌。
圣人并非无情,而是不会陷在里面出不来。]
另一个例子是颜回。孔子称赞他“不迁怒”。
普通人在发怒之时,往往会把怒气转移到与他发怒无关的人或者事的头上,这便是“迁怒”。
宋明道学家十分看重“不迁怒”,伊川先生评论说:“须是理会得因何不迁怒,如明镜,好物来时,便见是好;恶物来时,便见是恶。然镜何尝有好恶?世人怒于室而色于市,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
在宋明道学家看来,颜回不迁怒是因为他并不把感情与私己连接在一起。一事来临,可能在他心中引发某种感情,但这些感情是纯粹由于对外物如实观照的结果,与私己无关。因此当注意力转向其他的人或者事时,也就无怒可迁了。
人的心灵对外界的反应,除了感情的“感”,亦有理智的“思”。
心可“感”,亦可“思”,圣人之所以能“有情而无累”,根本原因在于他能以“思”制“感”、以“理”化“情”。
在这个基础之上,儒家便也可以与道家、佛家一样,追求并体验“极乐”之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