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香里的初心

再回特克斯,已是深秋。八卦城在晨曦中舒展着八条臂膀,父亲却径直将我引向城郊那片熟悉的麦田。金黄的麦浪在朝阳下翻滚,父亲蹲下身,捻起一穗麦在掌心:“机器收得利落,可土地的心事,还得靠手来听。”

这话让我微微一怔。作为在外奔波多年的青年党员,我习惯了高效率的工作节奏,此刻却要在这片麦田里学习“弯腰”。父亲递过一把镰刀,刀锋在阳光下闪着沉静的光。

收割是场沉默的对话。父亲弯腰的弧度,恰好与成熟的麦穗形成完美的呼应。他的动作不疾不徐,每一刀都精准地贴着地皮,仿佛在完成一场古老的仪式。“麦子熟了就要割,就像群众有困难就要帮,”父亲直起腰擦汗,“等不得,也急不得。”

我跟在后面捆扎麦捆。父亲不时回头指点:“绳子要松紧得当,就像政策执行,过紧伤民,过松失效。”他的手拂过麦穗,几粒饱满的麦粒落入掌心,“你看,真正的丰收,不在数量的多少,而在每一粒的饱满实在。”

这番朴素的道理,让我想起在集团工作时常讨论的“实效”二字。我们精心设计的方案、反复推敲的措辞,是否都如这麦粒般实在?还是有时也掺杂了秕谷?

歇晌时,我们坐在田埂上。父亲抓起一把土任其从指缝流下:“这地啊,你糊弄它一季,它记你十年。干工作也是这样,表面文章最要不得。”他望向远处的天山雪线,“咱们特克斯的党员,最知道脚踏实地的重要。”

打麦场上的活计更是意味深长。父亲执意用连枷,说这样能听见麦粒脱胎换骨的声音。“嘭、嘭”的声响在晒场上回荡,像极了脱贫攻坚战时那些不眠之夜敲击键盘的声音,都是为让成熟的果实颗粒归仓。

最让我震撼的是扬场。父亲一锨一锨将混着糠皮的麦粒扬向空中,河谷的风恰到好处地吹来,秕谷飘走,饱满的麦粒“沙沙”落下。“这就是大浪淘沙,”父亲的侧影在夕阳中显得格外坚毅,“时代的风总会吹走浮华,留下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夜幕降临,新麦的香气在院子里弥漫。父亲装了一袋麦粒递给我:“带回去,煮粥喝。”他的手粗糙有力,“记住,不管走多远,都要知道粮食是怎么来的,要知道自己是从哪里出发的。”

返程的车上,那袋新麦就在身旁。我忽然理解父亲年复一年坚守的深意——他守的不只是几亩麦田,更是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初心。在特克斯这片土地上,每一次春种秋收都是党群关系的生动写照:你真心以待,它报以硕果;你脚踏实地,它赠你金黄。

如今,在我的办公桌上,一直放着那些来自特克斯的麦粒。它们提醒着我,在这个追求效率的时代,有些“笨功夫”依然值得坚持。就像父亲说的,我们要做的,是让自己如麦粒般饱满实在,然后等待时代的清风,为我们甄别轻重,明辨虚实。

这份来自特克斯麦田的教诲,已然成为我工作中最珍贵的准绳:永葆为民服务的初心,才能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收获真正的丰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以前农民都是吃自己种的粮食,不像现在,想吃什么买什么。虽然家乡的土地辽阔肥沃,适合大面积种植玉米,...
    春风十里不如你79800阅读 3,885评论 4 10
  • 有些东西一旦失去就再也找不回了。 就像,奶奶在一个麦子成熟的季节离去,爷爷在刚把麦子撒进土壤的时候离开,而他们一去...
    上官小姐阅读 3,940评论 1 4
  • 记忆里的麦天 时光如水悄然间就滑到了六月的中上旬,正是豫西山村麦子成熟的季节。...
    晨雨初听1979阅读 3,954评论 1 4
  • (文章是本人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 五月的田野,一望无际的麦穗饱鼓鼓地昂扬着向上的锋芒,风儿吹过...
    明月清风sxw阅读 4,755评论 18 34
  • 拖拉机沉闷的轰鸣声碾过麦场,父亲握着方向盘,铁轮下麦秆噼啪作响,麦粒簌簌抖落。我蹲在麦场边,麦芒扎得小腿微痒,空气...
    華域阅读 48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