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通过申请在TFC“匹配”到一位“教练”,她陪伴我走过了最艰难的一段时期。初入职场的迷茫、从学生到老师角色转变的矛盾痛苦、对现实工作环境的不满、对自己的不自信,在教练陪伴的过程中,一点点和解、一层层突破观念、一圈圈扩大边界。
今年下半年,换了一个新的岗位,面临着新的角色定位,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感觉一头雾水、无从下手、做什么事情效果都不尽如人意。这让我很有挫败感,脑子里经常敲响退堂鼓,工作多年以来的自信和信念面临着瓦解,不禁一遍遍跟自己说:这个岗位不是你擅长的,这个方向不适合你…。感觉艰难、委屈的时间,也在问:你只是个26的职场菜鸟,这样的担子和责任你担得起吗?
在工作中,这些话语很常听到,这个我不会、我不擅长…、这个我从来没做过。自我设限,是很多人包括我正在做的事。在成长中的人最可怕的是自我设限和不相信自己可以做到。在将要因为挫败和不自信而躺平的时候,我想到了教练,这次没有那么幸运“匹配”到宝藏教练,那就想办法成为自己的教练。
翻开《高绩效教练》这本书,找到了很多顿悟。关于自己新岗位的角色定位、关于职场中的关系模式、关于被忽视了的年轻人的需求……最重要的“得到”还是关于自己的角色定位。
在新学期开学,我给自己的定位是:在这个团队中,负责给小伙伴合理分配工作,以求按时保质完成事务工作。在这个前提下,对小伙伴就有高效和质量的高要求。面对没有达到“标准”的伙伴,负面情绪扑面而来。从小伙伴的角度出发,面对这些压力,没有选择和支配的权利,长时间下来会有被压制、压抑的感受。这不是一个理想的工作氛围和发展方向,我需要改变。怎样改变?从《高绩效教练》里找到了一个令人心动的答案:完成工作,发展人才。做自己的教练,可以的话,做团队小伙伴的教练。
关于教练
《高绩效教练》里说,教练的本质就是配你走过一段旅途,在这一段旅途中陪你发现自己的潜能,找到自信,帮助你找到最佳状态。教练是一种坚定的信念,相信自己和他人的能力、智慧和潜能,是教练能够专注于他人的优势、解决方案和未来的成功,而不是弱点、问题或过去的表现。教练要求你与他人建立超越事务的、在人性层面上的连接—先做人再做事,并且不再抱着领导者是“专家”和需要告知别人最好的做事方式这种信念。
书只读了一半,分享三点我的收获:成为教练风格,第一要改变的就是自己面对小伙伴的心态:我认为这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有能力、足智多谋、富有潜能。相信相信的力量。
第二要练习教练的沟通方式,不是在对话中去引导别人,放下“引导”的意图,要去相信他人有足够的能力去承担这份责任、解决这个工作。教练可以为他们做的最好的事情之一就是帮助他们不再依赖你。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我们给过很多人建议,最后都慢慢变得不了了之。那如果这个建议是他自己想出来的,他会让此成为自己的观点,以此为荣并一直做下去。如果我们一次又一次地给建议,除了会让团队小伙伴失去责任感之外,甚至会让他们觉得这是你对他的指责。这就是教练之所以要存在的原因,我们要能够学会通过提问的方式来激发对方的潜能把这个事做好。
第三是用好奇代替指责。太多关系的破裂都来源于出现了批判性话语,要相信每个人行为的出发点都是好的,用好奇心代替批判。用“我很好奇是什么原因让你这样做?”代替“你这样做效率太低了…”所以不要轻易评判说这个不行,如果你觉得怀疑的话,你可以问他说,那如果这样做的话,后果是什么?如果你试着做下去了,那么你觉得结果会怎么样?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