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几年前开始,陆续有一些朋友跟我提出我接人待物上令她们略有不满的地方,这个一时半会不好一句话概括出来,大体是:我对人不错,但对每个人都那个样子,对我好的人我也如此对待,对我不好的人我也一视同仁,这就造成了对方内心的一些误解,在乎我的人觉得我对待一般人也那个样子,没有得到她们期望中我应对待她们的高度,不在乎或者不了解的人直接觉得我虚伪。
最初,我并不以为意,因为这就是我待人的方式,总感觉真心实意就够了,而不在乎我或不了解我的人,随他们去,不想了解你的人永远都不会想要了解你,就这么的吧。压根没有上升到需要认真思考的层面。
然而,我错了。越来越多的朋友跟我提出这点,它在我内心的轮廓也越来越清晰。从另外一种角度来说,给在乎自己的人们开辟一条了解自己的途径,避免了因误解造成的隐形伤害,并不是一件坏事,更不是无意义。恰恰相反,它意义重大,这也是我行文的主要原因。
从个人性格形成到习惯的养成,无处不体现着父母先天基因遗传和后天家庭环境的影响。所以,先从家庭环境以及父母性格为人处事说起。在我的印象中,父母老实本分,克己待人,但他们有一条不成文却一直奉行的准则,总结来说就是处世遵循互不相欠,众生平等。说清楚一点就是,不卑不亢,能自己解决绝不麻烦他人,而他人遇到问题求助自己时,大多也是爱莫能助,并非态度上的不愿意不想尽力,而是他们的世界非常简单,却有很多条条框框将自己限制,从某种角度上说,不仅是不触犯道德法律的底线,甚至要遵从自身原则,因此他们在生活上的自我要求其实是非常高的,近乎完美严苛。在对待外人上,他们也是不求无功但求无过,力求刚刚好,可恰恰这一点是最难的。非常在乎外人对自身的看法,以外人的眼光来要求自己也是非常困难的,可他们恰恰做到了。当然这几年,尽力灌输下他们已经放松了很多,可我爸由于自身性格原因,还是难以做到。作为孩子的我,在为人处事上,最初以期待得到所有人的赞许要求自己,现在意识到那样生活太累,但还是潜移默化中在表象上对所有人同一对待。因为人心难测,看不透也不想看透,不知道谁是真正在乎你的人,谁只是随口说说,谁又是口蜜腹剑。但时间总会告诉你一个答案,谁才是真正值得在乎的人,只是在当下,不想着急表态。因为一腔热情洒在地上自己会难过,活在对方期待里也太累。
越长大,越能明白何为“君子之交淡如水”,因为在这个到处都是敏感人群玻璃心的世界,保持一定距离,不会伤人伤己。独处安静的时刻,能得到的东西更多。
对我友好爱我在乎我的人,在内心我也是同样爱你在乎你的,大可不必担心。不惜一切伤我诽谤我不珍惜我的人,谢谢你们让我认识你们,不争不辩驳是因为跟你们计较没意义,耗神费心,降低格调,何必?!你们自重,好走不送。
所以各位朋友放心,内心我明白的很,自然有杆秤,孰轻孰重,我自分明,虽不表现,我也有分寸。许久不联系的朋友,你们的好我都记得的,平时不联系并不妨碍下次再见时的把酒言欢,心里都有你们,爱你们。
或许还应该表达一下个人认为众生平等的拙见,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认为难相处的人我却能够理解他们,为他们辩解的原因。个人观点中,只要不是道德法律等原则上的问题,只要不是故意以伤害他人打扰他人生活为乐趣为目的,我想我都能够理解并原谅。因为每个人生长环境不同,性格必定存在差异,如何从自我世界解放融入到社会当中而又不放弃自我是一个比较难解决的问题,人之间既然存在差异性,就应该给予解决问题较慢的人们时间,当然这并不是一味的忍让和纵容,应宽容并作善意的提醒,这并非懦弱而是有修养以及成熟的表现。
今天突然意识到:有深度和没深度其实只差了思考和总结,有深度的人会把经历过的事遇到的人作思考总结,没深度的人不代表没意识到,只是欠缺思考和总结罢了。说这句话,也只是想说,众生平等,所以谁都没有资格自以为是,以不打扰到他人生活为前提,安心做自己最重要。
最后的最后,希望各位朋友不要对我有误解,我是真诚善良的人,我有底气这么做这么说,谢谢你有耐心看完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