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篇文章,里面有一些观点很有意思,与大家分享。
我们把进入婚姻的意图分为三种,这样的分类目的是帮助了解自己现在正处于意识的哪一阶段,接下来如果要开创一个更健康、满足的婚姻/爱情关系,成长的方向在哪里。
第一层次:以“我”为中心
进入婚姻的动机是受到社会的制约与父母的影响,觉得只有结婚或拥有爱情才是正常的。
评估关系的角度也来自对方有没有给你想要的,例如:金钱、性爱、陪伴。你把重心放在对方身上,你的喜怒哀乐来自他的一举一动。你在关系里是否开心,取决于对方有没有满足你。
第二层次:以“我们”为中心
第二个进入关系的层次或许包含了一些第一层次的意图,可其主要意图是为了完成共同的计划,
评估关系的角度来自于你们有没有成功地达到共同设定的目标或计划。
例如:共组家庭、一起创办公司。把重心放在两人一起培养的人事物上,你的喜怒哀乐来自两人的小孩、一起创造的事业、共同进行的计划目前状况如何等。
第三层次:以“自我/心灵成长”为中心
第三个进入关系的层次或许包含了一些第一跟第二层次的意图,但最主要的是通过进入关系分享原本就有的爱、鼓励彼此活出热情和实现目标,并支持彼此不断成长。替自己的生命与所有的感觉负责、表达真实的感受、包容、原谅、尊重自己和对方。
评估关系的角度在于两人在一起有没有帮助彼此活出更多的爱、有没有提高自己与对方的意识、心胸有没有变得更宽广,周围的亲戚朋友是不是都能够明显地看出来两人变得更喜悦、更有力量、不只更爱自己和对方,也更爱所有的人。
如果你发现自己进入关系的动机是以“我”为中心,一定要有一份关系或婚姻,才会有安全感,请不要批判自己,也不必感到羞耻,因为每个人都有一个低意识的自己,它是我们集体意识的一部分。
如果进入婚姻的动机是来自以“我们”为中心,迟早还是会感到失望。因为家庭、事业或任何共同进行的计划都会改变,只要你的重心与喜怒哀乐是来自外在的人事物,你就有可能会痛苦。
如果进入婚姻的动机来自以“自我成长/心灵成长”为中心的关系。你会替自己的所有感觉负责,当负面的情绪浮现,你会愿意探索它,知道这是来自于你那个内在的空洞或匮乏爱的自己,而不会责怪伴侣或家人。
我们以什么意识进入关系不是最重要的,因为低意识可以进化到中意识,再进化到高意识。中意识包含了低意识,高意识包含了中意识与低意识。每个意识阶段都拥有下层意识阶段的特质,所以我们不否认低层意识的自我,反而要拥抱它,才能向更高的层次成长。
知道我们处在第几层,我们才知道接下来成长的方向是进入第三层,只有当两人进入婚姻的承诺与动机都是来自支持彼此自我成长,鼓励彼此活出最高的可能性,这样的关系就会健康、快乐、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