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豆的舞女》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一篇短篇小说,讲述了高中学生在伊豆旅游,途中认识了舞女薰,对她产生的一种朦胧情意的故事。
作者的文笔清新,描述自然。将少年男女那种朦胧情意,通过作者自然朴实的文笔,展现出来。
片段一:
舞女看上去约摸十七岁光景。她梳着一个我叫不上名字的大发髻,发型古雅又奇特。这种发式,把她那严肃的鹅蛋形脸庞衬托得更加玲珑小巧,十分匀称,真是美极了。令人感到她活像小说里的姑娘画像,头发特别丰厚。
高中生与舞女初次见面时,对舞女的印象,通过对舞女发型,脸蛋的外貌描写,将舞女的美形象的勾勒出来。
片段二:
这个房间里装有地炉,打开拉门,一股很强的热气便扑面而来。我站在门槛边踟蹰不前。只见一位老大爷盘腿坐在炉边。他浑身青肿,活像个溺死的人。他那两只瞳孔黄浊得像是腐烂了的眼睛,倦怠地朝我这边瞧着。身边的旧信和纸袋堆积如山,说他是被埋在这些故纸堆里,也不过分。我呆呆地只顾望着这个山中怪物,怎么也想象不出他还是个活人。
对一个患有中风症老人的外貌描写,以及老人身边堆积的旧信与纸袋,让读者感受到,一个濒临死亡时的老人,苦苦挣扎,追求生机的想法。
片段三:
舞女从楼下端茶上来。她刚在我的面前跪坐下来,脸就臊红了,手不停地颤抖,茶碗险些从茶碟上掉下来,于是她就势把它放在榻榻米上。茶碗虽没落下,茶却洒了一地。看见她那副羞涩柔媚的表情,我都惊呆了。
舞女面对高中生时的羞涩与紧张,从作者对舞女的外貌,及一系列动作的描写中展现出来。脸红,手抖,茶洒了一地都说明了舞女羞涩紧张,这正是面对喜欢的人,不自然的一些表现。而这也从侧面说明了舞女对高中生也是有着情意的。
刘庆邦说:写小说就是简单交待情节,大量丰富细节,重点刻画人物。
川端康成的作品完美的诠释了如何写小说。他的描写入木三分,通过他对景物,人物,对话的细节描写,让我们能够清楚的感受到人物的情绪。
正如《写出我心》的作者娜塔莉曾说过:有关写作,别光讲,展现出来。
作者牵着读者的手,引导他们走过有苦有乐的幽谷,可是绝口不提苦乐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