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老师能在幼儿园安心工作、用心工作,是园长要首先考虑的大事。军心不稳,队伍是不好带的,三年前,这事于我来说,就是一件极具挑战性的事情。
我园教师队伍年轻,教龄短,90%女性,爱好单一。她们的态度与价值观,呈现出“90后”的时代烙印非常强,有主见、有个性、信息丰富、探索时尚、独立性强、追求自由、协调能力强。但是有一些美中不足:以自我为中心、服务意识薄弱、专业技能有待提高;知识结构单一、愿意学习但阅读范围狭窄,一般翻阅专业书籍,极少部分老师会涉猎其他领域的书籍。
作为园长,如何与不同的教师和谐相处?我认为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才能真正架起心灵沟通的桥梁,把每位老师都当成朋友,用心去理解他们才能凝心聚力。我采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尊重理解老师的想法,并且试着去发现教师们的需求。在解决老师的工作中的问题时,我常常想:如果是我,我会怎么想?我希望领导给我什么样的帮助?我希望领导怎样来解决问题才是更好的?我客观、真实、全面去搜集老师们的信息,通过统计处理,分析研究,去找寻科学而适宜的方法,来回应老师们的所思、所想,切实解决现实问题与内心冲突。
在多次的交流中,我发现老师们对专业认同、身份认同的需求。为了提升教师工作价值的获得感,提高身份认同感。在专业发展上,我采取订单式培养,积极派遣教师外出进修,教师之间加强传帮带;对教师工作中的点滴进步大加肯定,及时分享交流,让老师有成就感;对工作能力强,有示范意义的教师,以树立典型为导向,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在制度建设上,以激励机制为导向,促进教师发展,让老师有获得感;在制度执行及评优晋级方面,做到公开公平,让老师有安全感;在老师的权益面前,做到本质的利他,让老师享有归宿感。
通过换位思考,我走进了老师们的内心,给予他们有效的帮助,彼此之间也多了一份了解,消除了理解偏差,教师们的工作效能提高,而我也提供了管理绩效。
因此,幼儿园要发展,做好规范和科学管理,牵一发动全身的关键,是帮助教师们树立正确教育观,将“知识观”转变为“方法观”,让教师明白知易行难,更需要是一种状态,能力都要往后放放。
(1)抓住敏感期
我们教师队伍发展多年积累的经验,概括为一句话:像抓住幼儿发展敏感期一样,抓住不同时期教师成长的敏感期,引导每个教师实现自我,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以点带面,促进团队的提升。
我们还通过“导师机制”建立了名师、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一对一的“师徒”关系,制定帮扶计划,确立成长目标,加强日常带教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辐射带动青年教师成长。让名师、骨干教师在生长课程的研发中牵头,做到立足于园本、成材于活动、服务于幼儿。加强理论学习,着力进行课题研究,努力向专家型教师发展。
(2)抓住兴趣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孩子如此,对教师亦然。这一年我们收获最大经验的一个点是:如何发挥优势,最大化激发全体员工工作兴趣和能动性。子幼最大优势就是积极主动、踏实勤奋、务实奉献的团队力量,不管是年龄大的老员工,还是刚进的聘用新员工,全体子幼人积极主动的主观能动性被调动,确保了变化之大的情况下,全园常规性工作有序安全的推进,
最初,老师为了激发孩子们的探究兴趣,会有意识的去寻找有趣的科学小游戏,了解其中的科学原理,再引导孩子进行游戏。可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们也会不知不觉地发现,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多有趣又智慧的科学现象。老师们开始习惯性的寻找“生活中的科学”,开始主动阅读和科学有关的书籍,以求了解更多的科学原理。我们也抓住老师的兴趣点,给大家推荐科学类的读物。如此一来,不断学习提升的循环模式便也逐步形成了。
(3)抓住培养点
优秀的师资队伍的培养点,源于科学的培养计划。经过几年扎实有效的园本培训,我园形成了互听、互学、互动的培养模式,教师们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达到了“想学——乐学——学有所得——教学有成”的目标。幼儿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青年教师,一支理念新、教法精、勇于创新、研究深入的教师团队初具雏形。
一是利用“园长工作室”机制,园长牵头带领全体在编教师,从思想理念、业务技能、家长工作等等方面亲自带,提升整体水平,通过培训让16位新进员工顺利胜任班主任工作,确保常规工作顺利推进;二是“导师机制”,园长任总导师,骨干任导师,新老结对帮扶,通过一对一指导,更新新进聘用员工的理念认识,提升其业务能力;三是“羲姐有约”机制,书记直接带骨干8人,从中间培养后备力量,目前从中以脱颖而出三位行政,已在园级分管工作,独当一面。
今年,我们狠抓本园内涵建设,大力提升办园质量是首要任务。 因此,倡导教师悉心钻研教学,提高保教质量是关键。我们定期组织业务学习,不断更新保教观念,积累教育智慧。幼儿园年轻老师居多,我们尝试采用“集体备课”、“一课三研”、“游戏创设实录研讨”的办法,帮助和引领老师攻克教育教学上的一个个难关,扎扎实实地开展好幼儿一日活动。
未来,我们每一步前行,都会燃起一份激情,收获一份感动,增加一份热爱。这,就是幼师职业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