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亲戚曾问笑着问我:“你觉得小年和大年,哪个更热闹呀?”我思索片刻,认真回答道:“大年,因为前面有个大字。”
亲戚听后,忍不住哈哈大笑,随后他说,小年热闹,因为打工的人基本上在年前都回家了,可还没有到大年,不少人又匆匆出门工作了。
甚至为了节省高速路费,不仅要早点出发,还极有可能面临堵车。
当时年纪小,对这些话并没有多深的感触,现在长大了,才发现,的确如此。
过小年,家人围坐,热闹非凡。
过大年,独坐窗前,冷冷清清。
前面的几年,我都是这么过来的,但今年却不同寻常,我没有跟家里人一起回老家过年,而是选择跟一些互不认识的人去自驾游。
先说说为什么我不想回家过年呢?我记得有一年过年,家里的至亲基本都到齐了,才刚端起饭碗,伯伯就开始“教育”我们这些小辈。
话音刚落,我爸爸又接着“开炮”,而后,我幺爸也不甘示弱。
话题总是围绕着工作选错,挣钱少,这一代没有出大学生,没有出息,催结婚等......
都是一些老生常谈的话题,看似是一顿过年的团圆饭,活活生生变成了批评大会。
让我们心里很不舒服,碍于是长辈,也不好针锋相对,只能埋头吃饭,我和堂兄妹只能草草扒拉一碗饭,就匆匆下桌了。
而后的每一年,几乎如出一辙,甚至还会指名道姓教育,挨个数落一遍。
从那以后,对我而言,回家过年没有满心期待,年前,我就给父母说今年想在外面过。
腊月二十五,别人都是赶着回家过年,我们一行人却开着车去远方。
目的是云南西双版纳,这次旅行,虽然途中也出现小插曲,但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还认识新的朋友。
回到贵阳后,我们相约今年一起过元宵节,如此一来,今年的大小年都是一起过的。
跟年轻人一起过年最大的好处就是,不过问彼此的职业,背景和过去,更不会去数落谁,排挤谁,打压谁,大家只专注当下,尽情享受快乐。
或许,过年的意义,聚合的不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而是心与心距离。
正因为有了过年这条分界线,让我们明白,过去的不再纠结,未来的值得珍惜。
让以后的日子有些盼头,生活才会发光。
好了,今天写到这里,我要赶紧收拾出门去吃年夜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