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和产物,环艺设计作品《书院门》说明
杨晓梅,陕西武功
摘要:作品追求的目标,展现人类与环境的共存,人类与环境在新的高层次的平衡和发展。体现出特定的氛围和一定的风格,来满足人们的功能使用及视觉审美上的需要。
关键词:文化色彩
一.作品《书院门》的概念元素
环艺设计作品可以分为物质形态和意识形态两个方面。物质形态主要是指构成环境及景观的物质要素,意识形态主要是指影响指导人们行为的精神因素,如:宗教信仰、民俗习惯、审美观念、社会制度、伦理道德等。环境设计各要素间的关系犹如生物学上生物群落的共生链,维系着自然万物的萌发,并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这种状态恰恰是作品追求的目标,展现人类与环境的共存,人类与环境在新的高层次的平衡和发展。体现出特定的氛围和一定的风格,来满足人们的功能使用及视觉审美上的需要。
书院门的地名起源于在它里面的关中书院,中国书院大致始于初唐而盛于南宋,关中书院就是它的光和影在这儿的摇曳,那幅脍炙人口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依然闪烁在这里。当时一群文化人在此开始了他们的文化远征,漫步在这古色古香的街巷,也许脚下的土地就是昔日的大贤们走过的地方,照耀了他们的日月依然在这里普照。"江山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教书育人的"关中书院"。街道两旁是青一色仿古建筑,街道为青石铺砌。千古茁壮着的碑林,既有古意又有诗意,碑石就像古琴上的弦撑。上边镂刻的很有讲究的碑文,就像古琴上洋溢出来的音子。走在书院门,仿佛走近山水,与市嚣远;与异石古木近,与尘埃纷扰远;与钟鼎彝器书画古玩近,与世俗玩好远。书院门的风流儒雅,博物好古之士往往留恋于此。
书院门全称是仿古一条街,尽管有伤痕,但在今日之市井中,也算卓然不群了。从书院门南大街走到这条街上,忽然好像一下子安静了下来。路两边,高大的槐树后面,红漆格子门半开着,大大小小的湖笔从门檐上面垂下来,后面是一张怡然自得的脸,表情似曾相识。青石板的路面紧贴着鞋底,松动的地方发出清脆的乌乌声。泼墨山水挂在城墙的青砖墙上,斑驳的阳光洒在上面,随风轻轻抖动。
这里有古韵悠悠的各式牌匾楹联,琳琅满目的书画墨迹,规格齐全的文房四宝及品种繁多的民间工艺,书院门就这样飘散着历史文化的醇香。
书院门的文化色彩浓郁,在这里,既有现声泼墨的作品,又有传世的精品展出,既有街头地摊。
曾经荣耀着的长安城悄然远去,只在这里留下了一个沉默的背影。书院门静静的、凝固在冬天的午后,独立于城市的喧嚣之外,悠然守候着老去的时间、地点和人物。
二.作品描述
1.作品概念元素
概念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和产物,同时又是思维活动借以进行的单元。表达概念的语言形式是词或词组。概念都有内涵和外延,即其涵义和适用范围。概念随着社会历史和人类认识的发展而变化。
作品的概念元素:书院门的文化色彩,书院门的静,书院门的凝固
作品的视觉元素:概念元素的点,线,面呈现于画面,通过具体形象部分书院门的形状,色彩,肌理体现出来,成为人们视觉中的形象。
作品关系元素:包括作品排列的方向,位置
作品实用元素:作品所表的的涵义:书院门的文化色彩;作品内容:书院门的文化色彩;作品设计的目的:体现书院门的文化色彩。
作者简介
姓名 杨晓梅,籍贯 甘肃酒泉,现居住陕西省武功县八一街一号
环艺设计作品《书院门》说明文字参考:
书院门﹒百度百科
环艺设计﹒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