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语症

失语症是指由于神经中枢病损导致抽象信号思维障碍,而丧失口语、文字的表达和领悟能力的临床综合征。其症状表现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 表达障碍

- 口语表达障碍:患者可能出现言语不流畅,说话费力,停顿增多,或者用词困难,找不到合适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出现错语(如将“苹果”说成“香蕉”)、新语(自创一些无意义的词)等情况。严重时可能只能说出简单的词语或音节,甚至完全无法说出有意义的话语。

- 书写障碍:患者书写能力下降,表现为书写困难,笔画错误,难以写出完整、正确的句子,严重者可能无法书写。

- 理解障碍

- 听理解障碍:患者对他人言语的理解出现问题,可能无法听懂简单的指令、日常对话等,表现为答非所问,或者对简单问题没有反应。例如,当别人说“请把杯子递给我”,患者可能没有动作或做出错误的反应。

- 阅读理解障碍:阅读能力受损,无法理解文字的含义,不能正确阅读文章,难以完成阅读理解任务。

- 复述障碍:不能准确复述他人所说的内容,往往遗漏重要信息,或者复述错误。比如,别人说“今天天气很好”,患者复述可能变成“今天气好”。


失语症的改善方法需根据病因和严重程度制定,以下是常见的干预方向,帮助改善语言功能:

针对失语症的主要改善方法

- 语言康复训练:这是核心手段,需在专业康复师指导下进行。

- 口语表达训练:从简单词汇(如日常物品名称)开始,逐步练习句子表达,可通过看图说话、复述等方式强化。

- 理解能力训练:听指令做动作(如“指一下杯子”)、听故事回答问题,提升对语言的理解。

- 读写训练:从抄写单字到书写句子,阅读简单文章并复述内容,逐步恢复读写功能。

- 药物治疗:若因脑部损伤(如中风、脑外伤)引起,需先针对原发病治疗(如溶栓、改善脑循环药物),部分情况下可辅助神经营养药物,为语言恢复创造条件。

- 辅助沟通工具:若口语恢复较慢,可借助图片板、语音生成设备(如平板电脑APP)辅助沟通,减少交流障碍。

- 家庭支持与练习:家属可参与康复训练,每天陪伴患者进行语言练习(如对话、读报),营造鼓励表达的环境,避免因挫败感放弃。

注意事项

- 尽早干预效果更佳,建议在病情稳定后尽快启动康复训练。

- 不同类型失语症(如Broca失语、Wernicke失语)表现不同,训练方案需个性化调整。

- 恢复过程可能较缓慢,需保持耐心,坚持长期训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