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年1月18日 周二
日更的第 10 / 365天
你好呀,我是文雯。
你的伴读伴学闺蜜。
今天所读的内容是《吴军 阅读与写作讲义》的第2章,写作的核心表达自己
这一章主要讲的是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章。
我们都知道阅读与写作是分不开的,阅读的质量决定了写作的质量。
就像上本书《学会写作》,它主要讲的是新媒体文章写作的方法。我们会发现很多的新媒体文章大多都是套路。对于这些我们可以去了解,毕竟这些方法套路可以提高上稿率。
但是真正的能够提升写作水平的,对写作真正有帮助的不是那些所谓的爆款文章或写作方法,而是那些经典的著作,那些经过上百年甚至上千年,被各种人筛选后留下来的经典作品。
说到读经典,我自己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读完过一本经典,这是我非常欠缺的一个部分。
在这本书当中,吴军老师也推荐很多的经典的书籍,可以给自己制定一个阅读计划,多读一些经验,多提升一下自己的品味。
接下来我将和你分享,在读完了这部分内容之后的收获。
1、写作的核心是表达自己
写作也是一种沟通方式,目的在于表达自己。
吴军老师认为,在各种表达方式当中,写作是最正式,最准确的,也是可以将信息和思想长期保持,留给后人的。
关于写这种表达方式,吴军老师说,写和说还是有些不同的。
首先用词就有很多的不同。
比如说在口语表达时,可以重复多次,用同一个词表述同一个概念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在书面表达时这么写就会显得很无趣。
想要提高自己的书面写作,需要积攒足够多的词汇量。
第二,表达结构不同。
口语表达的结构常常是在时间上从前往后,在逻辑上先因后果,除非有重要的事情需要先讲结论。
书面表达的结构就非常多样了,比如说可以有顺叙,倒叙,多条线索切换等等,也可以针对不同的读者,不同的目的,所写的文章可以采用不同的结构。
第3,口语表达和写作的逻辑复杂程度也不一样。
口语表达的逻辑比较简单,但是写作就不一样,只要能够吸引读者,跟着你的思路走,行为逻辑就可以搞得很复杂。
其实写作的难度要比口语表达要高很多。
这也是这章内容分享的重点,要如何写。
2、从害怕写到天天想写的5个步骤
每个人都希望成为写作的高手,如何让自己从害怕写到天天想写呢?
书中吴军老师分享了5个步骤,
第一步,随便找一个新鲜有趣的题材开始写。
在这个阶段写的是好是坏并不重要,只要写就行。
任何一个让你感觉“原来如此”或者“原来不过如此”的见闻都是很好的写作题材
第二步,突出主题。
写东西最重要的就是要突出主题,就是让别人第一眼就可以看出你写的是什么。
第三步,形成具有动感的故事。
说到故事的话,之前我们已经读了很多写故事的方法,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刻意去练习,
吴军老师的具体做法是,
首先,你要有一个整体的看法,态度,这是轮廓。
然后,要有支持他的证据,这是细节。
最后,这些细节不能以清单的方式罗列出来而要根据一条条线索展开。
第四步,让读者产生共鸣。
其实写作往往都是有一些现实的目的,想要达到写作的目的,挑选素材十分的重要。
如果素材无助于达成目的,那么你再喜欢也没有用。
为了让读者产生共鸣,写作的时候还要看读者是谁,我们要以读者的认知体系为前提,做到有的放矢。
第五步,形成自己的风格
写作最初一般都是模仿,学习一些现成的风格,以此来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但最终的目的是要形成自己的风格。
想要形成自己的风格,可能需要我们去了解很多人的风格。
一旦固定了风格,这样便无形中给自己打上了标签,慢慢的就会形成自己的品牌。
以上5个步骤,可以说是写作训练的总纲。
这是一个持续进阶的过程 。
我们就完全可以按这5个步骤来训练自己,一步步的做到。
3、如何让文章更有魅力?
掌握这5个高级的写作技巧,就能让文章读起来更加出彩。
1)、 学会设置悬念
悬念可以存在于任何体裁的文章中。此言一点不虚。
你可能会有疑问:悬念不是一般都在小说中出现吗?
其实,凡是吸引人的作品,都有一些悬念,包括科技论文。
吴军一直推崇沃森和克里克关于DNA双螺旋结构的论文。
这是一篇获得诺贝尔奖的论文,篇幅一共不到一页半的A4纸,却提出悬念,又解开谜团。
论文一开始,他们就设了一个谜,让人马上就想知道谜底。然后,他们给读者排除了一些可能性,最后揭晓答案。为了使结论有说服力,他们还给出了补充证据。
读完后,不由得慨叹:大师就是大师啊。
比较常见的悬念有期望式悬念、突发式悬念等。
2)、 有张有驰
一个好的叙事作品是有张有弛,悬念和平和的叙事交谈出现。有时可以把读者的胃口吊起来,要适当地舒缓情绪,让读者有喘息的机会,为了下一步的紧张做精力上准备。比如,
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就是一个很好范例。
书中主要人物有三十多个,如果一个个写会显得很松散,但如果作为一个整体来写,大家读起来又会很累。于是,作者施耐庵将全书分成了几个“十回”,比如
讲述林冲和鲁智深故事的“林十回”、“杨十回”“武十回”等。每个十回里都有高潮迭起的故事,但高潮过后,作者通过优美的文字让大家休息。
我们平常写文章,做报告也可以用上这个技巧,因为人很难集中精力超过五分钟,所以,当读者和听众的精神集中了五分钟之后,一定要让大家放松一下。
3)、 管中窥豹
指的是通过一个细节、一个侧面,一个人物甚至是一件小事把全景讲清楚。
比如,
电影《阿甘正传》和余华的小说《活着》,都是通过一个小人物,描绘了一个大时代。
4)、 点睛之笔
一部优秀的作品,通常需要点睛之笔,可以起到升华主题之功效。
比如,
《岳阳楼记》这篇文章,可能大部分人已经背不下来了,但是它里面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大家都记住了。
警句名言,现在人们常说的“金句”,都有警示和激励的意味,能启发读者思考。
你如果想写出这样的点睛之笔,需要做到:
一是要善于总结文章的内容,最好用一句带有“标志性”的话把自己想要说的内容总结出来。
比如,
在《智能时代》中,吴军总结了一句话:未来社会首先受益的人可能只占人口的2%”,这句话一下子就能引起读者的注意。
二是要考虑读者的心理和知识背景,考虑说什么话能让他们有所触动,最好是替他们找到一解码器话,把他们思考了很久,但是想不透彻的疑问一下点清楚。
比如,巴菲特说:垃圾资产总有一天会变成名副其实的垃圾。
这句话就回答了投资时能否捡便宜货的疑问。
5)、反讽手法
吴军老师说,在任何时候,写东西都不能抱有怨气,不能抱有吵架的心态,哪怕自己不再不高兴也一样。
如果你想表达自己的不满甚至是愤恨的心情,可以用反讽手法,在语言上就是“说反话”。
以上这5个写作技巧,就可以让你写的文章更加出彩有魅力。
当然,这些写作技巧,不可能一下子完全掌握,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你可以一次使用一个或两个,越用越熟练,到时便可以随意组合了。
4、如何写出爆款文章或畅销书
吴军老师说,任何时候内容都比形式重要。
在博客年代,吴军老师写出很多爆款的博文,他总结出了,写出爆款文章的方法:
首先就是你选题要好,这是写作成功第一步。
其次就是内容真实,有独特性,这是成功的第二步。
最后是材料组织的好,用大家看得懂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是成功的第三步。
完全认同老师的观点。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方法、道理都基本相同。
最主要的是要去做。
不仿就可以从写朋友圈开始。
但是想要出书,这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
博客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单独的,但是一本书需要一个整体的结构框架,一条主线,而且一本书的风格需要统一。
想知道一本书好不好,如果不看作者是谁的话,那么就看目录,通过目录,我们能看到这本书的主线是什么,从而进一步确定是否阅读。当然,故事类作品除外。
写作永远要让形式和内容相匹配,内容不同,读者群不同,写作的手法也需要调整。
以上就是今天的主要内容。
书中主要介绍了写作的各种技巧,掌握这些技巧需要练习。
你可以把这些动作分解一下,分3个阶段完成。
第1个阶段,把写作当成发朋友圈,看看如何发生让朋友们点赞的生活记录。
第2个阶段,把写作当成盖房子,将注意力放在文章的结构和行文的逻辑上。
第3个阶段 ,把写作当做工艺品,争取做到巧夺天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