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把神兽们留在了家里,突然有了大把的亲子时间,大家一定要珍惜啊,和孩子一起享受元气满满的一天!早睡早起,一起运动、读书写字、做美食、整理家、捣鼓小手工……
在温馨可爱的homeschool中,最破坏气氛的时刻,恐怕要属催娃练琴写作业,或是给娃讲数学题讲到崩溃了……
拖延作业的理由千千万万,咱们下次再说。今天想和大家重点说一说在家怎么辅导娃数学。
语言学习、身体锻炼和乐器练习,在初期阶段重在模仿和记忆,只要勤于练习,日积月累,娃的进步肉眼可见。但是数学思维,可能推了很长时间都动不了一下。教了半天,终于把题完成了,大人小孩疲惫不堪,下次还是不会。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要回到认知发展的建构过程来看待这个问题。在数学学习上,我们能够看到从具象经验到理性抽象的清晰阶梯,其实反映了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几个要点:
1. 数学思维的启蒙,第一要素,心态要平和,抱着“今年学,明年会”的心态,母慈子孝,一起享受打怪升级的乐趣,循环往复,螺旋上升,不要着急教给孩子一个结论,尤其不要让他们去套用现成的“概念”和“公式”。小孩子很喜欢重复和确认。别人讲再多道理,不如自己亲自确认过的,说教让人盲目相信,行动才能产生确信。
比如说乘法运算律,我们在一年级唱数、摆小石子儿时确认过2×3=3×2;在二年级用木块铺路摆阵列时,拓展到了12×12的大乘法表,从中看到了对称性;在三年级面积测量时,我们可以突破到两位数×两位数,从不同方向数格子,看到交换律和分配律;到了四年级倍数和因数的学习时,我们开始综合运用乘法表的知识,总结整除性规律和乘法运算规律,反向寻找一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在因数检查中,我们熟练运用了交换律和分配律。比如要判断91是不是7的倍数?可以把91看做10个7和3个7。在一个大主题下的层层深入,数感会慢慢建立起来,而数学学习伴随着发现规律和模式的乐趣。
2. 中国人都会背小九九,一个简单的乘法口诀,背下来会算题不就行了?为什么要教三到四年?我们看到,从具象的生活经验到抽象概念的建构,要经历四个阶段——实物操作(动作经验)、图式、算式符号和文字语言(包括代数语言)。这四个阶段,我认为可以对应孩子的认知发展从identification(特征识别)、imagination(图景想象),到intuition(直觉判断)和implementation(迁移应用)。
再以等值分数的概念建构为例,孩子们要先经过分蛋糕的经验(将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之后是平均分6份,分到六个小组,每组分成5块,于是1=2/2 =6/6=30/30), 在实物操作的过程中,我们看到随着同一个“1”不断被细分,分母越来越大,每一份变得越来越小,而相应的份数跟着增多。类似这样的动作经验,能够帮助孩子们理解“分母越大,分数值越小”以及扩分的操作,而不仅仅是在分子分母上做抽象运算。
有了动作经验,接下来就要通过画图把生活经验沉淀为认知图式,一开始就是简单的操作记录,我们怎么分蛋糕的,清楚地画下来就行。之后就可以基于相同的图式,去创造新的故事场景,比如8个人分1/2个披萨,那么1/2=2/4=4/8=8/16,终于平均分成了8块, 于是每个人可以吃到一个披萨的1/16。通过图式而不仅仅是数字的操作,孩子们能够真实看到分数对应的图形大小,这个过程类似小时候做自然数数数时的一一对应,能够发展对分数的数感。
如果说一二年级重点是从实物到图式,积累充足的感性经验,三四年级阶段的工作重点是针对符号化语言的学习,包括字母表、汉语拼音、综合算式和运算律,其实都在完成符号化的从具象到抽象的过程。在学习分数和算式的过程中,我常常让孩子们来编故事,用饼图教具摆一摆。“翻译”算式语言并不是那么自然和容易的事情,需要调用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动作经验和图景想象能力,所以日常生活中,可以多积累一些这样的数学经验,比如做烘焙时计算各种配方的比例,上台阶时几级几级跳着走。
最后一步迁移应用,在低年级的时候主要是文字题(应用题),到高年级就会进入到代数。在算术阶段,经常会看到孩子在“凑数字”,不理解数量关系,就把题目里的几个数字拿起来加加减减,其实有数字的时候还是可以基于直觉模糊判断的。但代数运算就完全不能依赖直观经验了,所以前期一步建构算式的意义,非常重要。
只有我们清晰看到认知发展以及概念建构的过程,我们才知道在哪一个层面去和孩子“对话数学”,成年人很容易直接跳到现成的概念,在我们看来那么理所当然的结论,却发现怎么讲也讲不明白。其实不是孩子的理解力不行,恰恰是因为他们要发展自己的认知图景,就不能简单接受一个死概念和结论。所以“忘记了”、“不明白”都是很好的礼物,能够开启新一轮的对话和思考。当我们发现孩子不明白一个概念时,不能一遍遍在文字和概念层面去重复,而是需要退回到图式,退回到可以操作的实物,在对话中检验他的理解,帮助孩子一步步建构自己的认知图景。
3. 所以数学概念不是教会的,而是在对话中不断唤起对经验的自觉,其实人生智慧也一样,都要自己去经历去体悟,说教是不管用的。
在数学问题上,有一些简单的对话和引导技巧:1)少说,多听,不要只关注孩子不会做的问题,鼓励孩子在能够做出来的题目上多停留一下,请他讲讲是怎么思考和解决的,思路理清了,就能够举一反三。2)把不会的问题转变成会的,陌生情境换成熟悉的,数太大了,换成小一点、有感觉能操作的,再回到1),请孩子来讲。3)一次不要着急推进太多,得出标准答案不是最重要的,真正对孩子的思考方式感到好奇。在对话过程中关注孩子的状态,如果累了、注意力不集中了,可以先放一放,去运动或休息,养足精神再来。4)家长要愿意诚心诚意地“示弱”,不要急于帮忙解决难题。只有我们往后退,才能让孩子不依赖我们,勇往直前去探索。生活中很多难题都不是立马就能解决的,要学习和问题相处,不逃避,也不急躁。
尽管这篇是说数学学习的,还是得回过头说一说人的发展历程。要是家长在家辅导数学很崩溃,大多数时候,问题不在于数学学习本身,而是亲子关系要进入新阶段,要经过一个调整和适应的过程。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个过程,很容易产生一些不理解和应激反应。
孩子在九岁以后,开始分离和清醒,学习也从低年级的模仿与浸泡式的被动吸收模式,逐渐发展出有意识的主动学习模式。在这个过渡阶段,个体性呈现出来,学习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前期建立的工作习惯、信心和意志力。每一个孩子有自己的气质特点和早期经验的影响——孩子还是那个孩子,可是爸爸妈妈看待他们的眼光、对他们的期待不一样了。那个玩耍时充满活力的小孩子,怎么一到学习上就赖赖唧唧,没个正形,怎么拖也拖不动?
在孩子眼里,爸爸妈妈可能也变了,变得严厉、唠叨、无趣而爱说教。可以说,我们做父母的,也在一个转型的阶段,从前期无微不至的呵护照顾、提供温暖和安全感,所谓无条件的自然母性之爱,要慢慢发展出父性之爱的力量,父性的爱是社会性的,能引领孩子走出舒适区,去建立规范,突破自我和挑战。
我在上次家长会的时候,说父母要能引领孩子,做他们的朋友和权威,就是指父性之爱的这部分力量。父性之爱不独属于父亲,母亲身上也同样有这部分引领的力量,实际上,在生活中,一些妈妈承担了更多教导和陪伴的责任,这分寸就很难把握,可能出于关爱,想要帮助孩子建立好习惯,反而干涉和包办太多,没有给孩子留出试错的空间,导致亲子关系不像小时候那么和谐;也可能代劳和支持太多,帮助孩子完成了任务,却不能获得自信和独立,长期依赖妈妈的帮助。
这个看似充满了悖论和张力的过程,确实成长的蜕变需要的力量和尝试。就像古奥会上的角力活动,我们目光对视,手掌相抵,是对手也是朋友,推向对方的力,能够帮助彼此脚踏实地,从大地获得支持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