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跟着笔者的文章,你已经去看过,那清澈入心的国王湖。
在国王湖所在的贝希特斯佳登地区,还有一处不可言说,却名声在外的旅游景点,这就是建于阿尔卑斯山脉中海拔1834的奥柏萨尔斯堡(Obersalzburg)山峰顶端的一栋房屋,人们都管它叫做“鹰巢”(Kehlsteinhaus)。显然,这个德国地名的中文翻译并不是源自德文,而是英语Eagle's Nest。那么,“鹰巢”是从何而来的呢?
这里地处德国东南角,即使是从德国来贝希特斯佳登,也要绕道奥地利的萨尔斯堡。在萨尔斯堡的北面不远处,德奥两国的界河——因河河畔,有一个很小的地方叫做布劳瑙(Braunau am Inn),这就是希特勒的出生地。萨尔斯堡和巴伐利亚一带是希特勒早年活动频繁的地区。希特勒对贝希特斯佳登地区也是喜爱有加,据说,他那臭名昭著的《我的奋斗》第二卷,就是在贝希特斯佳登写的。所以,这个区域后来成为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党发展壮大的大本营,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在众多的拥趸和粉丝中,有一位最受希特勒青睐,这就是被称为“最忠实的同志”的马丁.鲍曼(MartinBormann)。鲍曼长期追随希特勒,并担任希特勒的私人秘书,所以,他对希特勒的喜好了如指掌。在希特勒50岁生日到来之前的一年多,鲍曼就选择了贝希特斯佳登东南4公里处、阿尔卑斯山脉中海拔1834米高的奥柏萨尔斯堡山,在山顶修建了一座别墅,作为希特勒50岁生日的礼物,献给了希特勒。所以,这座别墅最初的名字就叫Kehlsteinhaus(凯尔斯坦因别墅),意思就是山尖上的别墅。
在1800米的高山山顶上修建一座别墅,其建筑施工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同时,作为世界公敌,鲍曼还必须为别墅的安全性多加考虑。所以,别墅的整体设计不仅仅是房屋本身的建筑结构,而更多地是从军事防御的角度延伸。于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是:沿着陡峭山坡修筑的一条6.5公里长,只比一个车身略宽的盘山公路,在距离山顶别墅还有100多米高度差的一块空地上戛然而止。峭壁之上再不见上山之路,却见在花岗岩之中凿出的一孔长达124米的宽大隧道一直伸向大山的腹中。走过这漫长又有点幽暗的隧道,却豁然开朗,一个华丽的电梯间展现在隧道尽头的右边,电梯大门打开,里面居然是一个号称可容纳50多人、装修奢华的轿厢,当电梯在43秒左右的时间里,上行124米后,出得轿厢,你已然站在了“凯尔斯坦因”(Kehlstein)之巅。走出房屋,举目遥望四周,德国第二高峰Watzmann峰、临近的的Jenner峰 、山下的国王湖(Königssee)和贝希特斯佳登市区以及远方的萨尔斯堡等都可尽收眼底。
凯尔斯坦因别墅和其附属的工程,建于1938年,这有隧道入口处上方标刻在石头上的年代为证。1939年,希特勒五十岁生日的时候,鲍曼作为寿礼献给了希特勒。希特勒非常喜欢,但是,建在山顶的房子毕竟没遮没拦,无法防御空中的袭击。所以,在之后五六年的时间里,希特勒到凯尔斯坦因别墅来的次数总共没有超过10次,每次都不超过30分钟。根本就没有在这里住过。所以,一直到战争结束前,很少有人知道这里是希特勒的别墅。更没有“鹰巢”这个称谓。
1945年,战争结束前,在盟军的轰炸中,山顶别墅建筑的大部分都被炸弹摧毁,只剩下会客厅、碉堡等几个建筑。但到此的盟军战士,还是被那宽阔的隧道和电梯所震撼。随军的英文记者登上山顶,记者除了看到已经坍塌了一多半的别墅废墟,还看到几只翱翔于山顶的老鹰。记者灵机一动,给这个曾经的辉煌别墅起了一个英文名字Eagle's Nest,并称其为“世界第八奇迹”。于是,“鹰巢”的名称就不胫而走。不过,“鹰巢”这个名字起的还真是惟妙惟肖。试想一下,如果没有隧道和电梯,这栋山顶别墅,大概也就只有老鹰才能飞得上来。从这个角度来看,鹰巢的鹰字,并非意指枭雄。
二战过后,反映二战的文学作品日渐增多,一些描写希特勒和纳粹的情节就融入了“鹰巢”,尤其是斯皮尔伯格担任制片人的电视连续剧《兄弟连》,更是把贝希特斯佳登描述成纳粹德国的大本营。“鹰巢”也就自然而然地被“誉为”纳粹德国的第二政治中心。类似于:希特勒在鹰巢招待过许多国内外重要的政治人物;希特勒在鹰巢签署命令吞并了奥地利;希特勒和同僚们在鹰巢起制定了侵略波兰和法国的计划;等虚构的情节都跃然纸上、屏幕上。鹰巢就这样在文艺作品的夸张炒作之下一举成名,蜚声世界。
其实,即使在鹰巢的大部分建筑已经被毁的情况下,为了防止纳粹残余借此兴风作浪,从1952年起,美国就再三要求巴伐利亚政府拆毁全部建筑,但一直被巴伐利亚政府虚与委蛇地拖延。直到两德统一后,山顶上的废墟才彻底清除完毕。但那隧道和建于山中间的电梯,毕竟是建筑艺术的结晶,管理当局实在不忍心将其毁灭,于是,很快又在原址上复制了今天我们能够看到这部分山顶建筑。厅内设施甚至保留了当年意大利独裁者墨索里尼送给希特勒的那个壁炉。当然,当地政府也清楚:复制后的鹰巢也是不能以文物展览的形式出现的!于是,复制后的别墅,只能以餐馆的形式出现在有人面前。餐馆者,参观也。估计这是个懂中文的人的创意。
但是,作为餐馆,是绝对没有收取门票的道理。这并没有阻挡一向刻板的德国人赚钱的欲望:由于上山到隧道口的最后6.5公里的公路崎岖狭窄,只能供一辆汽车通过,途中只设有一两处错车的位置。鹰巢的管理者便以此为借口,在半山腰唯一通向隧道的路口处设置了路障,要求所有来访者的车辆都只能停在路障外的停车场,然后再搭乘他们安排的专门的交通车,才能到达进入鹰巢的隧道入口。于是,他们也就名正言顺地收起了乘车交通费。德国人的智慧,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与森严的隧道、豪华的电梯相比,作为建筑主体的山顶别墅,就相形见绌了。让人感觉很不协调。如果放在地面上,就是再普通不过的平房。不知这是原作的低调,还是复制的夸张。但鹰巢毕竟是伫立于高山之巅,周边虽然还有更高的峰峦,凭山临风,近瞧远眺,阿尔卑斯山的田园风光也是尽收眼底的。如果遇上阴天,缥缈的云海,托着山顶别墅,更有如临仙境的感觉。
昔日的“鹰巢”已经不复存在,如今的山顶别墅,室内室外,除了厨房就是餐桌。即使在人们的意识里还残留着一丝关于第三帝国的记忆,在今天的餐馆的观景长廊的墙上,人们也只能看到盟军将领们以胜利者的姿态登临鹰巢时的照片和“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般的警句。剩下了时间,要么爬山,要么就坐下来喝一杯。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在鹰巢旁的山顶空地上大快朵颐,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
2015年10月,我们自驾游德国走过的路线图:
(艺游味境-小树林博主的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