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个世纪80年代能遇到博学多才的高才生老师也算是今生今世最幸运的一件事,如同中彩一样幸运,我们就是那样幸运的:从86年开始的三年高中的政治老师就是由上海复旦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任教的,到现在32年都过去了,对于他的名字-----汪沦才老师可以说是刻在心里的让人难以忘记,对于他的相貌也是记忆犹新:不太高的个儿,皮肤有些黝黑,高高的额头就预示着智慧过人,依稀不太多的头发始终是光溜地往后整齐地梳着的,尽管皮肤不那么招人喜欢,但五官是长得那也叫帅。记得最清楚的就是汪副校长在班里上课的样子:上课铃声刚落,他已悄无生息地站在讲台上了,手始终是往后背着的,一堂课下来不用翻看任何书的一页,有条不紊滔滔不绝地讲着与书本内外有关的知识,让我们听得是津津有味之余还让我们对人生有了进一步的探索和思考,可以说是班上最不爱听课的学生,上了政治课那是没有一个人会打瞌睡走神的,也可以说这在当时我们学校也是值得竖大拇指的一件事。其实上学那会在学校只是专心读书做功课,也没有与老师有更多的互动和交往。反倒是工作之后走上社会,时常遇到一些不顺心或是小挫折之类的问题时,会静下心来想当初汪校长讲的一些有关哲学方面的哲理,经历了事情才真正意识到当年老师教给我们的一些人生哲理全是汪副校长他亲身经历过的人生历程的总结,他原是高材生后被划为右派,他所经历的和所承受的苦只有他自己才最清楚,可他毫无保留地都传授给了他的学生,让我们在走上社会之后能勇于面对生活的任何挫折毅然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我是越经历事,越发地感恩当年的汪副校长。
那些年想一门心思想把事业做好,把家庭经营好,待什么都小有起色了,想感恩当年的老师时,四处打听才得知汪校长已在2011年与世长辞。听到这样一个噩耗我不想说对我来说有多打击,可谓是致命的,久久久久都不能原谅自己:为什么就非要等小有成就时才要向老师表达感恩之情呢?为什么就不可以早点呢?这就是一个多年以来的未了情结,每次想到这件事就让我心痛不已无法原谅自己,这种自责不经历是不知其痛的。今年8月份去山东,其实我最大的心愿就是亲自去汪校长的墓前跟他说说这些年成长中遇到的事,想对他说的感激的话。在他女儿的陪同下来到了汪校长的墓前,太多太多的话只能通过心与心之间的感应去传递了,最神奇的是天空突然下起雨来,想必是远在天堂的老师收到了我对他的感激之情。
多年的心愿终于完成了,那一刻有种豁然的轻松,今后有感激了就及时表达,再也不要留下这样的遗憾了,这是终生的教训我会铭记终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