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生活:不玩手机时,我培养了6个低成本爱好

嗨,大家好呀~,我是玖月🌼,一个持续自我成长的小白博主。

大数据时代,手机早就成了我们形影不离的日常伙伴。

不知道大家是否也有这样的小困扰:手机后台不断推送信息,明明自己手上忙于事情,但还是忍不住去打开看看;忙碌一天下班到家后,晚上洗漱完,明明很累只想躺床上睡觉,但是还是忍不住刷剧,玩游戏等。不知不觉中,我们大部分的精力莫名其妙都被手机消耗了。

后来我尝试慢慢戒掉手机瘾,把目光从屏幕移开,不再被碎片信息牵着走,而是学着多看看自己、好好爱自己。

今天就想和大家聊聊:在这个过程中,我培养了6个低成本小爱好。

📚 阅读

德国诗人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阅读大概是成本最低的自我投资了。

自从坚持每天阅读30分钟书,我发现手机的抖音、淘宝等娱乐软件,已经好久没有打开过了。

最初我喜欢读电子书,主要方便。例如微信读书,网易蜗牛读书等这些读书平台,可以让我随时随刻阅读,还能直接在上面记录感想。

后来,我会挑选那些我特别喜欢,想深入品读的书籍,购买它们的纸质版,方便后期反复翻阅,也可直接在书上写笔记,每一次重读都有新的感悟。

保持阅读,学会思考,坚持输入!

✍写作

梭罗曾说:“写作是最孤独的事业,也是最诚实的事业——它让你直面内心,也让世界看见真实的你。”

写作是与自己深入对话的过程,也是让他人了解你的最好方式。它能让我高效输出内心想法,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锻炼我的表达能力。

今年8月,我尝试在朋友圈坚持输出:有时是阅读后的小小感悟,有时是听播客后的笔记,有时是日常生活的碎片日记等。这些在朋友圈写下的文字,让我悄悄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看见自己每天的进步,也让我敢于表达我的情感,分享那些温暖的瞬间。

今年我也开启了公众号写作。起初是无人问津,后来渐渐有了反馈,我的文章被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不少读者朋友通过公众号链接了我,告诉我他们喜欢我的文字,喜欢我朋友圈分享的内容。

被认可的感觉,真的很治愈。我也在这个过程中慢慢了解自己,慢慢成长,慢慢变得更好~

🎧听播客

今年开始尝试培养听播客的习惯。在今年8月份甚至会把听到的笔记、感悟和金句整理好,分享在朋友圈。

我喜欢利用碎片化时间去听博客。比如早上起床间隙听冥想播客;做早饭期间听写新闻资讯类播客;打扫家务的时候喜欢听情感或者人生成长类的播客;晚上运动的时候则喜欢听搞钱类、理财类的播客。

听到有意思的地方,我会用flomo记下有趣的金句或是即时感悟;遇到实用的干货,就用get笔记转换成文字,仔细整理后放进自己的资料库。

💡推荐我常听的几个播客:《一南一北》《众横四海》《搞钱女孩》《知行小酒馆》

🌳逛公园

自从搬到嘉定这边,小区后面的公园就是我最喜欢去的地方。公园里有开阔的跑道,完善的健身器材,还有篮球场,网球场,足球场错落分布,整个环境轻松又惬意!

每天傍晚五点半左右,阳光不那么刺眼的时候,公园里就会变得很热闹。周围的居民三三两两出来散步、跑步,有依然保持运动的老人,有调皮的小孩,有一起跑步锻炼夫妻,还有约会的小情侣……

我喜欢沿着跑道慢走或者快走,一边感受着人群里的鲜活气息,一边戴上耳机听播客,顺便梳理当天的琐事与思绪。

💻自学一门技能

歌德曾说:“哪个有进取心的人,不自己教育自己?”

在当下竞争愈发激烈的环境里,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而自学一项技能,增加自己的价值,已成为大部分人应对的“必修课”。

我之前从事数据分析工作,就通过自学学习了数据思维、分析技能等。今年加入自媒体圈子,我又开始学习AI知识,图片制作,剪辑等技能,都在一点点摸索学习。

掌握一项技能,就多一分应对世界的底气

不过幸运的是,我们处于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免费的知识平台很多,优质的资源很好搜集,我们学习起来也很方便。

🛒逛超市

每周我都会去超市逛1—3次。特别喜欢晚上八点以后的超市,那会真的好热闹。蔬菜区、熟食区、面包区都在打折,人们推着购物车慢慢挑选,促销员此起彼伏的吆喝声,热热闹闹的,心里暖乎乎的。

当压力大或精神内耗的时候,逛超市就成了我的“治愈良药”。我喜欢慢悠悠地转转,看大家认真选东西的样子,听着超市里的背景音,不用急着做什么,心里的烦躁不知不觉就淡了。

写在最后

朋友圈看到一句话,很喜欢:生活不是为了赶路,而是为了感受路!

学会放慢脚步,欣赏生活的美好瞬间,感受每段路上的烟火时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