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会在一些特定的日子进行缅怀,只因为某些经历是公众的,会在特定的时间撩拨记忆,譬如,高考。
十二年前的现在,心情定然是忐忑不安,我觉着自己所有对于考试的恐惧都在那一次消磨殆尽,从小学开始就经历大大小小数百场考试,关键的也不过几次,每次我都会紧张到腹痛和失眠,高考尤甚,从头几天就睡不好,折腾到天快亮才稍稍可以睡一小会,为了提神吃巧克力,流了一地的鼻血,考试的状态是晕乎乎的,焦虑和惶恐,畏惧和不安,最后一门考试连准考证都忘记带,站在考场门前差点掉下泪来……回想只余下四个字——兵荒马乱,宛如一场战争。后来考试再不会紧张,大概是觉得最糟糕的都经历过,还有什么好怕的。
考完试后回了一趟老家,李仙江上游一个小村子,川河悠悠的从门前流过,一架子密匝匝的葡萄在雨水里泛着浅浅的光,以后该去哪儿还是一个未知数,只是觉着卸下了千斤的重担。
九月负笈北上,一去四年。少年的时候总觉着最好的风景都在远方,踌躇满志意气风发,到武汉的时候我有点儿没明白过来,从小就生活在滇南十万大山中,总想看到一望无际的风景,可江汉平原也非一平千里,才晓得读万卷书还须行万里路。
湖北是千湖之省,武汉也有数个湖泊,东湖南湖月湖……学校就在南湖边,大四实习在汉口,常常乘坐轮渡从武昌到汉口,长江的浩渺把第一支系的汉江衬托得宛如小小河流。2008年发生了很多事情,年初的雪灾被困在湖南一天一夜,汶川地震的时候还一路小跑去赶下午第一节课,奥运的烟火还是一朵在脑中怒放的牡丹……
人有时候挺奇怪,少年时千方百计往远的地方走,武昌鱼热干面鸭脖子还是替代不了家中的乳腐和萝卜干,就好像一部动画片里说的一样——人心始终向往着故乡。
毕业后没有做成老师,手指没有染上粉笔的白墨水的红这样朴素而明丽的颜色。但和高考依旧有交集,在教育局工作的三年里,连续做了三年的高考场外。我自己高考和公务员考试都在一中,在加上三年间数次大大小小的监考,提起一中的第一反应倒不是文庙和满园樱色,而是考试。
每一年的高考都大同小异,不同的是考试的人。
考完试后的收试卷和答题卡的时间,考生们需要在广场等候。有时候是微微细雨,有时候是阳光,穿过凤凰树叶缝的罅隙,斑驳的光印在少年人满是希冀和疲惫的脸上,考场外父母翘首以盼,待孩子一出学校门边涌上来嘘寒问暖。
记忆和记忆经常重叠,做学生和做场外的情形会交织在一起,可是凤凰树却是恒久的,硕大的树冠撑开,有一地的阴凉。
这是生长速度极快的树木,在石龙路门口也有一排,09年初回普洱时,种植未久,还是一片沉默的绿色,隔年五月,宛如一点火苗窜开,瞬间便燃红了一整条街。
大概是凤凰花太应景,或者是这座城中的凤凰花恰似小城的性格,鲜艳而不招摇,热情却又内敛,羽状的叶子宛若撩动心湖的睫毛,石龙路每年夏季都必然在各类社交平台上轰轰烈烈的绽放一季,而高考也和这个词连在了一起,说到高考,便“又到了凤凰花开的时节”。再后来离开教育局,工作的地方在澜沧江边的一个小镇,小镇的街道上也种植了许多凤凰树,因为是亚热带季风区,河谷地热气候,临近泼水节,在城中的凤凰花还没有花信的时候,小镇的街上已是芳菲嫣然。
这些年来,多是沿着水走,幼年时候有着小螃蟹和细小河虾的小溪,落沙河里翻过爬爬虫,靛坑河水库捞过白鲢鱼,川河边有大半个童年,常常去找知了的河蜿蜒而下,汇入威远江,我到过小黑江和澜沧江交汇处,那里江面辽阔,渡口的名字很好听,腊撒渡,还有一个名字叫做白云渡。
白云苍狗,时间快得恍如一瞬。
小学校园的墙壁上总有两幅地图,一幅中国地图,一副世界地图,从小就潜移默化小孩子们胸怀祖国放眼天下。我们在作文里描述的梦想也多是科学家和工程师,以为凭借一己之力便可改变世界。
后来,从考场里莽莽撞撞出来的男生女生们四下散落,拿着一纸文凭或落地他乡或回家求职,拼拼打打养家糊口,梦想最后还是要落实到一蔬一饭之中,也方才事物发展的终点和起点之间,总是有很大的差距,我们大多有了一个当初不曾遥想的以后,只有十八岁的日记本上还清晰的描摹着曾经以为会抵达的未来。
多年前离开高考考场时,心里面默默盘算着去看外面的世界,故乡早被远远抛在脑后。8年前沿着去时的路回来,觉着普洱也只是一个虽然呆过三年但还是陌生的小城,可几年下来,从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到有牵挂,若是并无牵挂,再好也不过是一个在宜居城市排行榜中的名字,非要有了年头,有了羁绊,有了不舍,才是一座相知相守的城。
2017年,距离高考十二年,古人把12年叫做一纪念,是生肖的一个轮回,12年间北游南归,渐渐熟悉一座城市的脉络,看老了门前的凤凰树,那凤凰树也看老了我。时间依旧如水流一般,不紧不慢,从清晨的闹铃里、择菜的空隙里、黄昏的暮云叆叇里缓缓流过,难以追赶,不可挽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