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的学生妹妹,不声不响寄来了家乡的美食,上过《舌尖上的中国》的豆花泡馍。
豆花泡馍竟然也可以快递了,也有“方便面”版了,那豆浆的技术可以解决,豆浆粉很多年前就有了,热水一冲就好了。油泼辣子、麻花、咸菜、馍,都好解决,但那软糯的豆花怎么办呢?方先生怀着疑惑打开包装,果然没有豆花——看来这个技术目前还没有办法解决。急忙按照食用说明做了一包品尝,当然没有那么正宗和美味,但也聊解了他对这道家乡美食的相思和渴望。就像每一次亲友们从家乡带来或寄来的面皮,总是吃不出记忆中的滋味。新鲜的经过一夜的火车或几个小时的飞行(虽然飞行时间不过半个小时,但从家到机场,候机,要几个小时才能到),不新鲜了;快递来的,那种真空包装的,打开后加热、放凉,再加入调料包里的调料,搅拌,已经失去了它原本的模样和味道。
但总归是聊胜于无啊,还是一次次地安慰了游子的胃口和思乡之情。所以,亲友们的关爱我总是激动地充满期待地完全接纳,有时候,我还忍不住要求他们给我快递这个那个,比如,前不久就要侄儿给我寄来了柿子。但是,“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柿子在家乡的空气里会自然成熟,剥开薄薄的皮,果肉已经完全甜蜜得和蜂蜜水一样了。但到了这里,却还等不到成熟就坏掉了——里面熟透了似的,外皮还是硬硬的壳。我看着它们一个个坏掉,不知道该扔了还是该怎么处理才能挽救几个。街上卖的不知道是怎么保存的,都是熟好的,但它们不可能是熟好了才摘下树才运上路的,那样会很快坏掉烂掉的啊!
有一次友人寄来两大袋柿饼,那个时候我还不减肥,喜欢吃甜食,那柿饼又极其美味,每天克制着只吃一两个,克制不住了就吃三四个。不久要全家出游,剩下的柿饼放在冰箱里冷藏。孰料,离开家不久,家里就停电了,半个月后归来,冰箱里的东西都坏掉了,包括我舍不得放开了吃的柿饼。别的倒还不惋惜,就这我偏爱的柿饼,这饱含了友人心意的柿饼,让我心疼后悔了很久。
这些年来亲友们寄来的带来的家乡美食品种繁多,写起来似乎也可以做成一篇文章了,等我回头好好琢磨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