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百花争艳的初夏季节,为推进我区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的深入实施,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的专业能力,全面提高东城区教育教学质量,5月12日,我们新东街小学老师来到了许州路小学参加东城区语文教研室组织的《高年级阅读课例观摩》。
这次观摩课,分别由兴业路小学老师和东区实验老师执教,两位教师展示出了自己的不同风采,都彰显出各自独特的教学风格。
首先执教的是兴业路小学周霁老师,她讲授的是部编版六年级的文言文《两小儿辩日》,在授课中,老师以有没有看过辩论赛引出《两小儿辩日》,书写课题,阅读作者,并以动图的形式讲解“辩”这个字。
划分节奏读是更好读好文言文的一大法宝,读好长句子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在这堂课上周老师都体现的淋漓尽致。
最精彩的部分就是两小儿的辩论,他们的辩论让博学圣人孔子也不能做出正确的结论,可见辩论的激烈程度,老师由前边的铺垫,让同学们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两小儿辩论时各自的观点和理由是什么?
同学们展示了自己的学习单,并陈述了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可见同学们对这篇文言文的透彻的理解。
第二节是东区实验崔老师的课例,她以回顾之前学习过的《盼》这篇课文导入新课,和同学们一起书写课题,并一同认识本课的作者史铁生。
从读课文到听写生词,可见孩子们的基础知识是很扎实的。
崔老师春风化雨般的语言使得同学们不再那么紧张,从听写到找时间关键词,再到找出小男孩每个时间段不同的心情,可谓是一环扣一环,同学们紧跟老师的步伐,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问题。
结合插图,让同学们理解小男孩的心理变化过程。
本节课例中,崔老师还让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类似的事例,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这样与课文的贴合也是这节课的亮点,更能让同学们体会文中小男孩由早晨的期待、兴奋、黄昏时的悲伤与失望。
两堂课听完,收获满满,感触颇多,在赵蕾老师精简有力的点评中结束了本次学习。赵蕾老师的点评给我们提出了几点教学中的建议:一、要关注学情,找到学习的起点,做到前勾后连。二、要跳出教学的舒适圈。三、语文课要语文的味道浓一些,趣味要强一些。四、挖掘教材资源,活用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