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幽门螺旋杆菌有效的中药
自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Marshall首先发现幽门螺旋杆菌(HP)并提出HP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致病因素以来,国内外广大学者对此竞相开展研究并取得很大进展。近年来,中医药在防治HP感染上亦取得一定成绩,其优势已初见端倪,现将见诸报端抗HP感染治疗作一综述:
单味中药及中成药治疗:
大量的体外实验和临床验证发现许多中药具有抑杀HP,抗HP感染的功效。
研究数据一:
张琳等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HP对三七、厚朴敏感,对乌梅、元胡中度敏感,对黄连、大黄高度敏感;
研究数据二:
宋希仁等用精制醇提大黄片(每片0.25g,相当于生药1g),3粒~4粒,1日3次治疗,HP转阴率为36 .9%;
研究数据三:
马凤友以单味蒲公英冲剂治疗消化性溃疡91例,治愈率为94.4%,并认为蒲公英对HP有较强杀灭作用;
研究数据四:
邓世友等用槟榔治疗HP感染胃病321例,二周后HP清除率为68.8%,四周至半年后的根除率为62.5%,HP阴转病例中胃炎和溃疡病治愈率95.5%;
研究数据五:
徐州、周德端 、段国勋 、王瑛 、梁凤凌 、汪俊林 、杨晓华 选治疗脾胃病常用中药70味,进行体外幽门螺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敏感药物抑菌杀菌浓度测定及联合药敏试验等实验研究。
结果显示:
幽门螺杆菌对17味中药敏感:
其中,对黄连高度敏感;
对大黄、黄芩、丹参、玄胡、生地、牙皂、甘草中度敏感;
对白花蛇舌草、陈皮、柴胡、石斛、白芨、吴茱萸、熊胆、连翘、知母低度敏感;
大黄、黄连、丹参、黄芩、甘草、玄胡、生地等具有杀灭幽门螺杆菌的作用,而其余药物只有抑菌作用;
敏感药物相互配伍,其抑菌作用多为协同或相加;而白芨、生地与它药配伍则多为无关,甚至拮抗。
研究数据六:
袁佩英用鸦胆子乳剂治疗HP相关胃病,HP转阴率为49.5%,说明许多单味中药具有良好的抗HP感染作用。
此外,据研究证实,中成药三九胃泰、猴菇菌片对慢性胃炎之所以有效,可能与其能抑制和杀灭HP有关。
研究数据七:
对幽门螺杆菌有效中西药物筛选的实验研究姚希贤,王丙信,李仲兴,白文元(河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科石家庄050000)摘要本研究经药敏试验从20种清热解毒中药中筛选出丹皮、乌梅、大黄、黄柏、三七、丹参、白芍、黄连8种对幽门螺杆菌有效。
复方中药的治疗
清热解毒法:
许多学者认为清热解毒药有杀灭HP的作用,常用药物有蒲公英、半枝莲、金银花、连翘、白花蛇舌草、黄连等,但各家配伍不同。
张伯平用“胃炎宁”(蒲公英、地锦草、蓬莪术、广木香、吴茱萸、生甘草)治疗HP阳性胃炎,发现HP转阴率为87.5%;
吴滇等用“清热解毒养胃汤”(龙胆草、白花蛇舌草、蒲公英、乌梅、甘草、全当归、杭芍随症加减)治疗HP相关胃炎31例,结果治愈22例,总有效率93.6%;
张琳等采用清热解毒化瘀为主,选用大黄黄连泻心汤为基本方,参照中药对HP抑菌试验,组成了“活胃号方”(黄连、大黄、白花蛇舌草、三七、丹参、黄芪、党参、桂枝、白芍、厚朴、葛根、乌梅、鸡内金)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500例,结果发现临床症状有效率为98. 1%,胃镜有效率85.4%,病理有效率为79.6 %,HP清除率81.4%;
张立营等用“二黄三七汤”(大黄、黄连、三七、蒲公英、白花蛇舌草、黄芪、丹参、砂仁、半夏、枳壳、甘草)治疗HP相关胃病130例,HP清除率为96%;
龚琼模采用中药“胃炎煎”(川黄连、川厚朴、吴茱萸、蒲公英、虎杖、丹参、生甘草)治疗HP相关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病80例,总有效率92.5%,HP阴转率87.5%;
王吉伯拟“苦参益胃汤”( 蒲公英、苦参、黄连、干姜、半夏、黄芪、甘草)治疗HP相关性胃病,HP转阴率为94.4%;此外,类似上述报道很多,故而不难看出,清热解毒法抗HP感染是确有疗效的。
扶正祛邪法:
有些学者以扶正祛邪法为治则,采用黄芪、党参等组方,加入清热解毒之品治疗HP感染。
徐建国等拟“清幽汤”(党参、白术、白芍、吴茱萸、半夏、当归、枳壳、木香、砂仁、川连、黄芩、地锦草、炙甘草)治疗HP阳性胃炎及溃疡,发现HP阴转率57.2%;
朱日学用益气活血法(党参、黄芪、白芍、丹参、仙鹤草、白术、红花、黄芩、山楂、神曲、木香、甘草) 治疗50例气虚血瘀证HP相关性胃炎,HP转阴率34.1%;
房静远以补益脾气、清热解毒、扶正祛邪为治则,药用黄芪、白术、白芍、藿香、公英、白花蛇舌草、炙甘草为主,中虚气滞加党参、半夏;肝胃不和加佛手、枳壳;肾阴不足加沙参、麦冬、乌梅治疗HP感染性胃病,HP 抑杀有效率为80%,HP阴转率30%;
陈芸芸等用“胃乐号”(黄连、大黄、黄芩、川厚朴、柴胡、鹿衔草等)和“胃乐号”(党参、黄芪、白术、黄连、广木香等)治疗HP感染慢性胃炎,HP总抑杀率为76.67%……。
上述治法均提示中药在祛邪的同时,注重扶正,可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变HP赖以生存的条件,提高HP的清除率和根除率。
此外,日本香川医科大学寺田总一郎等研究表明,黄连解毒汤、半夏泻心汤、四逆汤、六君子汤和黄连汤有较好的抗HP作用。
目前,中医药治疗HP感染虽然报道很多,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总体来看,中医药对HP感染治疗尚处于临床观察、临床验证总结阶段,许多研究工作处于低水平重复,可信度不高。故今后在研究工作中,还需进一步从病理、药理、动物模型方面深入研究,以求对中药的作用机制有新的阐明,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中药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研究(体外耐药反应实验) 潘虹
目的:
本研究选用公认抗HP效果较好的黄芪、苦参、蒲公英、黄连、生甘草五味药作研究对象,对由不同剂量的这五种药物组成的三组优化组方抗HP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耐药性诱导反应实验研究探讨其耐药性,从而为中药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同时也拓宽中药的应用范围。
材料与方法:
制备培养基及培养皿的,激活并鉴定幽门螺旋杆菌,制备菌液,实验分组分为实验组(中药诱导组、甲硝唑诱导组、克拉霉素诱导组),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
采用多步诱导法进行HP的体外耐药试验,另选临床耐药率很高的甲硝唑和目前抗HP疗效好的克拉霉素作同步试验;
观察在药物浓度逐渐增加的培养基上转种的HP最低抑菌浓度(MIC)的变化;
将诱导出的耐药菌株连续转种10次后测定MIC,以判断耐药是否稳定;
将敏感性下降的诱导株在无药培养基上转种3次后检测M1C值,测定三组优化组方对甲硝唑敏感性下降诱导株的M1C值。
结果:
在多步诱导培养过程中,未诱导出对精简一方、精简二方及精简三方耐药的HP菌株,而在含64倍MIC甲硝唑的培养基上菌株仍能生长,在2倍MIC克拉霉素的培养基上菌株仍能生长。
在培养过程中,菌株对甲硝唑的敏感性逐渐下降,M1C值逐渐升高至32ug/mL;甲硝唑耐药株(MR)在无药培养基上转种10次后得到的MR’的MIC值不变;菌株对克拉霉素的敏感性也逐渐下降,M1C值逐渐升高至4ug/mL;克拉霉素耐药株(CR)在无药培养基上转种10次后得到的CR’的MIC值不变。
精简一方、精简二方及精简三方对MR和CR的MIC值均与其相应的原始菌株相同。
结论:
- 本研究发现HP对三组优化组方不易产生耐药反应,HP对甲硝唑和克拉霉素容易产生耐药反应。
- HP对甲硝唑和克拉霉素产生的耐药性相对稳定
- 甲硝唑及克拉霉素耐药株对三组优化组方仍保持敏感性。
近年来,由于幽门螺杆菌耐药性增加,研究新的抗幽门螺杆菌药物成为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国内外学者已开始从天然产物中筛选新的抗幽门螺杆菌活性物质,希望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开辟一条新的途径。如大蒜、茶叶、葡萄酒、蜂蜜、多刺揽仁、人参等多种天然产物均有较好的抗幽门螺旋杆菌作用。
以往研究已证实中药黄芩、黄连、大黄、金银花、蒲公英、黄柏、乌梅、虎杖、厚朴、苍术、桂枝、高良姜、紫花地丁、秦皮、玄胡、板兰根、诃子、白果等中药皆有很好的抗幽门螺旋杆菌的作用。
复方中药体外实验显示,猴头菇口服液能抑制Hp刺激TNF— 产生,对该菌所致的脂质过氧化具有抗氧化能力,从而起到保护胃上皮细胞,促进胃炎愈合的作用。
此外,该口服液也具有一定的刺激淋巴细胞的作用,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最终起到抗Hp感染的作用。
实验一:
徐艺等对脾胃常用方剂及清幽养胃方做抑菌试验
结果:
高度敏感为左金丸,其最小抑菌浓度(MIC)是1:320,
中度敏感为香连丸和清幽养胃方,MIC分别为1:80和1:20。
实验二:
刘波等用中药经方逍遥散、黄芪建中汤进行了抗Hp的试验,中药制剂浓度分别为40、50、55mg/rnl。结果,在所选浓度范围内,这两种中药制剂对Hp均有一定的杀灭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杀菌作用增强。
实验三:
谭圣娥、于文清、楚敏、杜平华、谢振家等19--23均用中成药进行抑Hp的实验。
结果表明这些中成药物:疡必愈止痛片、胃康胶囊、胃治灵、胃灵索及胃康胶丸都有较强的抑杀Hp的作用,提示抑杀Hp可能是治疗Hp相关性胃病的重要作用机制。
实验四:
王芳等24位探讨四黄调胃汤对Hp黏附环节的抑制作用,
本实验显示:四黄调胃汤既可以有效地抑杀Hp。又能阻断Hp对胃黏膜上皮细胞的黏附过程;既是治疗Hp相关胃病的优良方剂,也能有效地预防Hp的感染及复发,为探讨中药抗Hp的机制研究开拓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实验五:
蒋振明等中药复方抑Hp的试验显示,清胃冲剂和双黄连口服液在一定浓度下(1:1、1:2、1:4)对Hp均具有抑菌作用。两个以清热药为主的中药复方均有抑菌作用,这为进一步开展抗Hp的临床研究提供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