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线上课堂时,老师正在直播间播放《总以为来日方长》这首歌,略带一丝忧伤的旋律,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珍惜拥有的一切。屏幕上是春夏秋冬的美图在轮播,同学们陆续进入直播间,因为是联播,有好几百人在线,屏幕上一连片的老师好,很温馨的感觉。
01
接下来开始新课,老师提问:“课题四季之美,你觉得重点在哪?”
很多学生回答“四季”,回答“美”的也不在少数。
小学语文课文,我们都喜欢从破题开始,因为题目往往和文章要表达的中心意思是一致的。但对这个四字课题发问,里面还就两个词语,哪个重要?感觉没必要呀!
还不如改成,“同学们,我们在温带地区,能感受到分明的四季,春夏秋冬,你喜欢哪个季节呀,这个季节中有哪些美好的景色或事物打动了你呢?”
课文再美再好,学习它还是为了让学生学会遣词造句,能够读文表意。本文与学生之间并无大的沟壑,趁机让学生回忆一波,把平时的生活影像再从记忆里挖出来,同学们相互补充,春夏秋冬的特点不就明确了嘛?
老师并没有,她配合自己课件上的精美图片,谈了自己对春夏秋冬的感受,里面穿插了大量的诗词名句,很有名师范。
02
接下来是作者介绍,清少纳言是日本人,生卒年966-1025,著有枕草子,然后老师说,这些了解一点就行了,言下之意是,考试不会考。
接下来听录音读了一遍课文,是一位男声在读,读得相当响亮豪迈,作者是个女子,一个温婉细腻又有点调皮的女子,这声音完全与她是两个情绪。
按照常规,认识生字词:凛冽、心旷神怡、闲逸。
瞬间回到了小时候的痛苦记忆中,一本字典,有的词能查出来,有的查不出,查出来的用来解释的词句也未必全明白。现在的学生多幸福,网络海量资源,度娘有问必答。
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悦。
闲适:安闲、愉悦。
在这一段,老师处理的不错,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先去猜词语大概的意思,再给出注释,帮助学生理解。两个表示心情的词语,可以让学生说说,他们有没有类似的体验,这些表达呢绪类的词语,他们的年纪,不一定能拿捏的准。
心里也在想,先让学生读读课文多好,美是读出来的,是琢磨出来的,是想像出来的,唯独不是你说美我就能感觉美的。
学到晕这个多音字时,有学生提到头晕和晕车两个词中的晕为什么读音不同,但老师没有详细回答。
03
前面扫清了字词障碍,开始了整体感知部分。
听录音,还是那个响亮、标准、无感情的机器人般男声。
提问:课文按什么顺序描写了四季之美?四季之美美在哪里?
书上每段起始都有一句中心句。或称总起句,总领全段。同学生大部分都能找着到。
然后开始了逐词逐句逐段的分析。
一位老师,特别是语文老师,读没读过书,读了多少书,从课堂语言上就能一目了然,许多,都是教参复读机。自己没有从文中体会出的文意,全是教参教案上面的,反来复去就那两句话,如果学生答不出来设计好的问题,就着着急了,不是想着怎样启发,而是直接或半直接地抛出了答案。
我想,这答案,让老师自己想,有些老师也未必就自己能想出来的。解读文本的能力,才是你联系作者与学生的桥梁,你不是以学习者身份去读书,就不可能与学生共情,不知道怎样引导学生达成教学目标。
磕磕绊绊的拉锯战开始了,文中写了什么景象?哪些词语用的妙,生动地描绘了春天黎明天空的变化,夏夜萤火虫的微光,秋天黄昏乌鸦归巢与大雁双飞,冬天害冷与炭火的对比,老师在不住地强调作者在以动写静。
孩子们与我这个陌生人一样迷糊,尽力往老师的思路上走,渴望回答出来她的问题,在她半填空式的启发下,一路走来,有四五个孩子在回答老师的问题,老师也发现了,问其它同学为啥不主动回答。我想答,可我答不对呀。
为什么不让学生读书呢,那些有节奏感的叠词和相似的句式,读起来琅琅上口,很美呀,读着读着就喜欢上了。
现在,这节课进行了40分钟。才讲了一个春天最美是黎明。
还有三个季节呢。
文中这些景象不是900多年前日本特有,每个人都见到过,只是我们不留心观察和体会,没有把这些生动的画面用文字记录下来,让学生说说自己见过的景象,再来读读课文,找找差距,文章的生动之处自然显现。
学生答不上来,老师更认为学生不理解,细细讲完之后,再出示图片重新总结一遍。
秋和冬的段落本来让学生自学,概括主要内容,用自己话描述动态之美,老师也统统自己讲了一遍。最后,又让学生读了一遍课文,开始谈本节课的收获,学生沉默,到此本节课进行了54分钟。
老师开始总结,我终于明白了老师一直在说的“以动写静”是什么意思。作者用动态描写的方法写出了景物细微的变化,让景象的动态美与静态美相映成趣,生出独特的韵味。
最后,本课以1小时21分钟结束,作业:背课文;小练笔,写一段喜欢的景物。
此时有点感慨:老师,不管哪一个学科!
常读书,读好书!
多学习,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