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于永正老师的封笔之作《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 我的为师之道》,全篇下来,受益良多,感触匪浅,自觉在做人民教师的这条道路上,当以于老先生作为榜样的力量,自我勉励,自我进步,将目前仍就存在的很多不足与问题,做出改正与提升。
于永正老师形容自己的教师生涯,一直都是在简简单单做好一件事-教语文,以自身言行教书育人,以自身言行引导学生。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如何做到教好书、教好学生、让学生喜欢我们呢?我认为以下几点颇值得学习借鉴:
一、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放低自己的姿态
于老师在书中写到,他对待学生,不是威压,不是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做到温和宽厚,性如甘草,于细微处滋润营养。于老先生待学生宽容、大度、有气量、不计较,做事更是懂得把握好“度”。我们作为老师,不应该把自己架在高位上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正在成长中的学生同样如此。我们对待学生,就应该像朋友一般,与他们平视,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让他们能够感受到自己不仅仅是他们的良师,更是他们的益友。
二、懂得夸赞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己被认可
不要吝啬对学生的赞美,每个学生的内心深处都渴望老师喜欢他,渴望自己能够得到老师的认同。我们身为师长,更要明白道理,学会将赞美之词给到每一个学生。当然,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句话不止一个人说过,但能做到的实在寥寥。因此更需要亲身力行,在课堂上讲课时,用亲切的目光看着每一个学生,学生回答问题时,以专注的期待,鼓励的目光,倾听发言的学生;课外活动时,加入到学生行列,真正做到善待
每一个孩子,自然能赢得学生们的尊重和敬爱。
三、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看到他们的有点
无论什么样的学生,都会自己的缺点,也有自己的闪光点。身为老师,我们不仅要了解他们存在的一缺点”,更要看到他们的闪光点。用自己的教学能力,将他们的闪光点放大,将“缺点“改正。这种推己及人的理解精神,自然而然便让学生能够反过来理解老师的工作,从而在老师的教导影响下,变得自觉自励。
四、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传
所谓身教重于言教,在教育过程中,以身作则,言行合一,发挥出榜样的影响力,这是教育工作者最重要要做的工作。为人师者,言传身教,正己束人。身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应该将教书育人当成一份简单的工作对待,要认清自己肩上的使命和责任,要天然具备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于老先生用五十年的执教生涯栽种桃李满天下,取得厚名芳四海。你我更要接前辈之旗帜,立桃李之志向,立足岗位,担当职责,不忘初心,蜡炬成灰,像于老先生那样,在三尺讲台教育无私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