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师今天给大家介绍一种开放的知识管理系统。
一、集中式系统和分散式系统的区别
集中式系统的核心是中央控制,等级分明。而分散系统是激发每一个个体的能动性,每个人都成为一个中心。
➤ 先理解原理:
比如说国共内战的时候,我军就是个分散系统,国军就是一个集中系统。国军的命令都是从蒋介石那发出来的,蒋介石下面是他的中央军、黄埔军校的嫡系,再外环是各个地方的杂牌军。而我军的中心节点是每个战士。在我军历史上经常出现这样神奇的事情:一支小分队和大部队走散了,几年之后,这个小队伍的领导可能都已经牺牲了,但是剩下的战士竟然已经发展成了一支大部队。
我在上学期间读书,采用的是集中管理法,因为那时候读的书相对集中,最关键的是能随时调用。但是我在进入职场之后,就开始慢慢地采用了分散管理法。相对来说,分散管理法更适合职场人。
二、分散式知识管理法第一式:让点成为中心,自发地扩散
分散式知识管理法的核心是放弃中央控制,把每个点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可以用知识树原理和「五位一体」,先不考虑整体的知识架构,从我们之前读过的书出发,把每一本书的「五位一体」信息查到,然后根据「五位一体」信息,按图索骥地寻找开来。最后我们的知识库结构,就不会是「二进制法」那样的层级结构,而是一种树状结构。
三、分散式管理法第二式:完成知识的区域整合
介绍过一种用地图关联知识的方法。
这种方法就是把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ID写在地图上,然后在不相连的二者之间画一条线,看看能不能整合出一些思路来。
地图关联法本质上就属于分散式管理法的一种思考方法。因为我们用不断向外扩散的方法来读书,最后会进入很混乱的状态。
我们的知识系统,随着点与点不断扩大,慢慢的很多领域就会交织在一起,时间一长就会形成一张大大的地图:考古大区。这个网络的庞杂往往会远远超乎你的想象。
四、分散式管理第三式:从需求出发,倒逼知识体系迭代
用需求倒逼系统优化是现在互联网创业的常用方法,「小步快跑,快速迭代」,和《反脆弱》里面提到的用「微创伤」建立反脆弱系统的思路是一样的。
经过不断地更新迭代,你的知识体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说,你还是原来的你,但从内在来说,你已经不是往日的你了,你成为了一个全新的你,一个更大更强的你。
(一)遇到的具体问题,才叫需求
从需求出发读书,是一个更高维度的读书方法。
从需求出发读书,大家都不陌生。遇到的具体问题就叫需求。
情感遇到了问题,沟通出现了障碍,制定计划遇到了困难,这时候我们去读一些心理学的书,才能找到需求点。
怎么读抗战时期的张爱玲,怎么读遇到胡兰成之前的张爱玲,这才是真需求。因为你的知识扩展逻辑是清晰的,对张爱玲已经有了一些基本了解,想要深入了解,这才产生了需求。
(二)需求点的两大来源
需求点有两个来源:现实需求和知识点需求。
现实需求:指的是职场与生活常用书,时间管理、理财、管理学、设计、婚恋情感。
知识点需求:指的是那些不那么实用的理论书和概念书,也包括历史书和传记书。
如果你经常从现实需求出发读书,那么你可以用知识点需求来推动知识系统的迭代。反过来,如果你经常读的是理论和概念书,建议你用现实需求来推动你知识系统的更新迭代。
最好的建议:80%的时间用来读你最爱读的书,留出20%的时间来读那些能助推你的知识系统更新迭代的书,即使你不喜欢这些书,也要逼着自己读下去,不要让自己成为那只「感恩节的火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