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刘菇凉
之前看到一个拥有几百万粉丝的博主分享,他年轻时,攒了一笔钱,女朋友提议博主把钱拿出来在上海买房付首付,博主不同意,两人因此而分手。
博主从公司裸辞,拿着那笔钱去创业,赚到更多钱,最终也在上海买了豪宅。
博主特别庆幸当初没有选择拿钱去买房,他说,如果自己一开始就去贷款买房,他未来做的许多决定,都要围绕房子考虑,他未来可能会有好的发展,但他相信很难有如今的成就。
我大学有个同学,毕业之后在外省的小机场上班,家里给她付首付在工作的城市买房子,贷款三十年,每月月供3500。
我们聚会,有人调侃同学年纪轻轻就走上人生巅峰,毕业不到两年,就获得了许多人奋斗一辈子都赚不来的财富。
同学默默回复,“如果人生可以重新选择,绝不会那么早买房。”
同学有了房子,有时候想去尝试其他工作,想想房贷,想到不多的存款,她又忍不住犹豫再三。
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房子是家庭的象征,有家的地方就如同有了归属感。所以很多人,拼尽一生,花光所有积蓄,也要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房子除了带来了归属感,还有沉重的房贷。
那么,年轻人有点钱之后,到底是贷款买房给自己提供归属感,还有沉重的房贷,还是应该拿着钱多去尝试折腾,多给自己创造机会呢?
对于年轻人有点钱,要不要立马贷款买房,我的理解有以下4点:
01买房需评估个人财务状况与还款能力
买房是一笔大额支出,对于本身并不太富裕的人家而言,买房还房贷可能是一辈子的事情,而我们的一生,难免会遇到风浪,在超越个人能力的情况下,仓促买房,会带来很大的财务风险。
离职、裁员、家庭变故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意想不到的风险,还是我们经常会面临的挫折去挑战。
之前有个朋友,月薪八九千,月供六千五,高额的还款金额和个人收入不匹配,每月有点小变动,还款就变得如履薄冰,寸步难行。
02买房需考虑个人的职业规划
虽然自己的房子会比在外租房有归属感,但房贷会像一个无形的牢笼,把人困住。
有些人一家都在外地工作,职业规划里也没有想过回老家发展,传统思想里,要落叶归根,而且过年过节也可以回去住,就听从家里人安排,在老家小镇上贷款买房。
每个月在工作城市支付房租,还要负责老家的房贷、物业,苦不堪言,买好的房子,一年到头也没有住几天,由于小县城的收入低,不易出租,空放着,每个月还是要付大额还款。
另外,买房会让资产瞬间转为负债,不买房就会有多余的存款在手里。
之前看到别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生很多机会是花钱买来的,见识是花钱买的,甚至胆子也是钱撑大的。”
你的资产会让你有更多的勇气去挑战更多的可能。
03买房要考虑个人的家庭状况和实际追求
房子对我和我妈妈而言,都是一种执念。小时候住在满是老鼠的房子里,一层楼的平房,很窄,还不透风,夏天楼顶的热气烘托着,晚上睡在床上,就如同有火在烤着。
我妈妈就想尽各种可能,攒钱,自建房子,搬房,住进新家。
如今,家里的房子建好也装修好后,就像是为了弥补以前的难受,新建的房子格外的通风透光,房子前后左右都是空旷地带,别人来家里都忍不住赞美一句,这家房子好。
尤其是我家的厨房还单独建了一栋两层楼的房子,厨房设在二楼,窗户开得很大,刚好靠在村边,旁边没有任何建筑物阻挡,每次我回家都特别喜欢站在窗边,眺望田边的景色。
别人都说,广东的女生,长大是没有家的,我父母没有重男轻女,但我也清醒,以前我没有想过结婚,年龄大的女生,一直和父母住,尤其是弟弟大了之后,就会更显得多余。
所以,我也想给自己买房,不用很大,但也不能太小。最好的想法就是,在老家有自己的房子,每个月再有个三四千块钱的收入,简单点生活。
对于一些人而言,有钱先投资自己,提升个人能力,再去赚取更多的财富。
每一种选择都无关对错,只不过是个人的追求。
04买房可作为投资,但要量力而行
以前经常听说炒房,买房作为投资,这也是一种理财方式,不过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网上传得沸腾腾的鹤岗房价,几万块钱就可以全款买到房子,只是遇上不幸,房子腰斩,行情不好,房子不能转手,就要承担还房贷的压力。
写在最后:
年轻人,有点钱到底要不要立马贷款买房,这体现的是一个人对生活的不同追求,相信很多人能力允许,还是会选择买房,这就像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魔,有房才算是有家。
我作为年轻人行列中的一个,我还是会选择买房。
不管未来我会不会结婚,什么时候结婚,至少我会有个去处,再者,即使是结婚,某一天和另一半吵架生气,想自己清静一下,不至于不敢回娘家,又找不到一个去处,有了房子,至少会让我觉得,离开任何人,我并不会流落街头像条狗。
以上,完结~~